第11頁(第1/3 頁)
嶽飛的功勞越來越大,所受的封賜越來越多,手中的兵權越來越大,這對秦檜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引起了秦檜極度的不滿和嫉恨,同時又怕嶽飛攻打金兵,引來金朝貴族對他的不滿,所以就千方百計地阻撓嶽飛收復中原的行動。
張俊對此也大加反對。他一向自視過高,認為自己的功勞比嶽飛大,官職比嶽飛高,統制全國兵馬的 權力應該由自己擁有,因此就出頭反對嶽飛的用兵計劃,不斷在高宗面前提出反對意見。而秦檜則樂於在一旁煽風點火,這兩個人一明一暗地將宋高宗搞得有點動搖。原本高宗只是在一時的感情衝動下,才將兵權授予嶽飛,但是他降金的念頭從來也沒有斷過,只是因為種種緣故,他才在表面上裝出一副抗金的模樣。如今在張俊和秦檜的鼓動之下,他才如夢初醒,想當年,宋朝的開國皇帝就是以武將的身份,發動了政變,當上了皇帝,而為瞭解除後患,又採用&ldo;杯酒釋兵權&rdo;的辦法削了一部分武將的兵權,才安安穩穩地做起了皇帝 。因此對武將的防範和猜忌 ,就成了趙宋代代相傳的家規。高宗自然也不會例外。狡猾的張俊和秦檜就是利用高宗這個心理,以歷史來提醒高宗,不要忘記列祖列宗的教訓,免得犯錯。他們的目的就是讓高宗明白,如果給嶽飛太多的兵權,那麼有朝一日嶽飛權力達到了頂峰,功蓋天下,而一旦起了謀反之心,那麼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高宗領悟了他們話裡的意思,毫不遲疑地給嶽飛下了一道詔書,收回曾經授予嶽飛的統率淮西軍的命令。這一切都是嶽飛所無法預料的,高宗授予兵權時的情景還清晰地印在腦海,高宗當時殷殷叮嚀的話語還迴響在耳邊,可是事情竟然已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怎不令人氣憤?
捧著高宗的詔書,嶽飛雙手抖得很厲害。高宗在這件事上心裡有鬼,所以不好直接面對嶽飛,就派了張俊將嶽飛召至都督行府。在嶽飛義正詞嚴的質問之下,張俊也說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只是通知嶽飛,說淮西軍的指揮已有了新的安排,裝作從沒有發生過授權嶽飛統率淮西軍的事情。
幾天之後,朝廷又下了一道命令,通知嶽飛先回鄂州等候命令,而將各路軍併入岳家軍的計劃也成泡影,北伐金軍之事又要作罷,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化為烏有。而這一切,都只是在短短的瞬間發生了,令人不禁心生疑惑。
嶽飛開始了思索,一串串的疑問湧上心頭,攪得嶽飛心裡亂糟糟的。他想起當年,收復襄陽六郡時朝廷不許越出界線一步,攻打伊、洛時不許渡河深入,而此時正當收復國土的大好時機,卻又毫無理由地要收回兵權,分散兵力,這一切都不是偶然或無意的,而是別有用心。
嶽飛對高宗的出爾反爾,異常憤慨,於是上奏請求解除軍務。理由是與宰相張俊意見不和,無法共事,當然實際理由並不是這一點,嶽飛此舉是為了表示對高宗君主的強烈不滿。按當時的封建禮法制度,臣僚提出辭呈,必須要先經過皇帝的首肯,才能夠離職,但是嶽飛在極度憤怒下,不經皇帝許可,只對隨從軍 黃機密作了一番交代後,就滿懷悲憤地離開了建康,奔向廬山東林寺,給亡母姚氏守孝,盡一番孝心。嶽飛這一近乎驚世駭俗的&ldo;抗上&rdo;行為,反映了他性格倔強的一面。
嶽飛擅自離職,大大激怒了宰相張俊。他多次上奏高宗,說什麼獲取制兵權,是嶽飛早已預謀的事,而如今嶽飛未經允許就擅自離職,是用以要挾皇上,並且想辦法剝奪嶽飛的兵權。像狐狸般狡詐的秦檜,豎起兩隻耳朵,一邊傾聽高宗的動靜和意向,一邊也極度熱情地支援張俊,一心想整垮嶽飛。
嶽飛的舉動,也令高宗大為震怒。他對嶽飛的疑忌也更加重了,但是在眾大臣婉轉的勸說下,加上和談還沒有獲得成功,在軍事上還要依靠嶽飛,所以權衡利害得失,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