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3 頁)
嶽飛軍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全部收復了襄陽大郡。嶽飛接著上書高宗,趁收復襄陽之際,一鼓作氣,直搗中原,恢復故國疆土。但是,宋高宗擔心這樣會引起金朝統治者的不滿,害怕金軍大舉南下。因此,戰事一結束,朝廷馬上召嶽飛回師。於是,嶽飛在安排了地方長官,安頓了流亡百姓後,只得下令回師,駐軍鄂州(今湖北武昌)。
嶽飛這次出擊,不僅保衛了長江中下游,使南宋的東南和西北連成一片,而且增強了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捷報傳到臨安,全城轟動。主動出擊,收復失地,在南宋還是第一次。
這次,宋高宗提升嶽飛為清遠軍節度使。
宋朝繼承唐朝的制度,在一些要衝大郡設定節度使,稱為&ldo;節鎮&rdo;。凡封拜節度使 ,朝廷要授予一套很威風的&ldo;旌節 &rdo;,包括龍、虎紅繒門旗各一面,畫著白虎的紅繒旌一面,節一桿,麾槍兩枝,豹尾兩隻。 全套旌節共五類八件,都用黑漆木槓,加以種種裝飾,製作精美。當時已建節的大將有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和吳 四人,因抗金成功而建節者,嶽飛是第二人,他的成功暫時僅次於吳 ,卻已遠勝於其他三人,而當年他才32歲。當清遠軍節度使的旌節發到鄂州時,全軍將士都引以為榮。
嶽飛駐守鄂州後,念念不忘在女真貴族統治下的北方人民,一心想著早日恢復故土。一天,他登上鄂州的一座高樓,倚著欄杆,看緩緩的河水,仰望遼闊的天空。當時正是雨後,四周景色格外宜人。一時間,嶽飛思潮洶湧,國家的危難、個人的遭際、人民的疾苦,一齊湧上心頭。北方的故土有待收復,災難中的同胞望眼欲穿,以後的征途迢遠渺茫,個人的成敗得失,只如塵土一般。嶽飛滿懷激情,唱出了中國封建時代的愛國主義絕唱‐‐《滿江紅》:
&ldo;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rdo;
這首詞上段的大意是:大雨剛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靠著欄杆遠望。面對著蒼茫天地,我發出長嘯,以發洩我滿懷難酬的壯志。我已三十歲了,雖然曾經在抗金的戰鬥中建立了一些功績,但是,那些功績就像塵土一樣輕微,不足稱道。我踏過幾千里的遙遠路程,日日夜夜在風霜雨露裡行軍和戰鬥。這樣的生活,我還要繼續。時間是不等人的,一晃就這樣過去了。不要讓光陰隨便溜走,虛度了青春。等到老年頭髮變白的時候,再來悲傷、懊悔也來不及了。在第二段裡,嶽飛回顧了國破家亡的恥辱,傾吐了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反映了當時朝野上下黎民百姓的共同利益與迫切要求,激發了廣大群眾對祖國的熱愛。
這首詩詞流傳至今,仍在被人民廣為傳唱。
紹興五年春,嶽飛再次被高宗召見,被封為&ldo;武昌郡開國侯 &rdo;,遷官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神武后軍都侯制,並受命前往湖南鎮壓鐘相、楊麼起義軍。
五、驅軍洞庭 楊麼喪命
鐘相家居於浩渺的洞庭湖西岸。徽宗時,他自稱神靈通天,能救人疾患,凡受他的神法的,必定家畜興盛。他利用民間結社的形式,進行反封建統治的鼓動。他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