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5 頁)
,七條魚等一頭肥羊,一百五十條魚可以換來一頭壯牛,三百條魚能買來一匹三歲口齡的耕馬,你們說東邊那條河裡有多少條魚?”
老頭們面面相覷:“我看那網箱從那頭一直連線到灞水那邊,多的數不清。”
“對!多的數不清,咱們侯府沒有那麼多草場去養羊,只好用河邊的水去養魚了。魚羊者為鮮,有錢人三日不吃魚膾會不舒服。五日不喝魚湯會很難受,大宴裡沒有魚羊燉煮的大菜不叫宴席,假若咱們侯府的魚壟斷長安和陵邑的市場,你說會賺多少錢?”
老頭們掰著手指算了半天也沒算出個所以然,鄭老得意地揚起腦袋道:“實話告訴你們,至少可以買來一千頭牛!”
其實鄭老也不知道能賺多大,隨口胡謅個一千頭牛果然把這群老頭給糊弄住。
“哎呀!這可不得了啊!比咱們辛苦在地裡刨食還要來錢,這養魚一定得好好搞下去。”
“說的有道理,要不咱們也去東邊那條河上放幾個網箱?鐵的搞不來竹篾柳條編的還不容易?”
鄭老在一旁煽風點火:“現在養魚來不及了,只有老年春天開始飼養新魚苗,至少要悉心照顧整整一年才能賣的上價,養個三年五載可以長到80斤(漢斤)的大傢伙,這種魚拿出去賣少於五百錢不用想著買走,咱們可以商量好售賣的批次,控制出魚量保證賺的到大錢,你們幾個合計合計,要是願意就跟著我老鄭一起搞。”
“不用合計,咱們老兄弟幾十年相信你的能力,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搞就咱們就搞!”
老頭們歡欣鼓舞,慶祝自己找尋到人生的新目標,再也不用無所事事的遊蕩在閭里之中,彷彿突然間找尋到人生的第二春。
他們沒有注意到莊子裡來了箇中年文士,他全程傾聽著老人家的熱烈討論,對於老人們的晚年人生煥發出新的希望非常感慨。
轉身走出閭里,步行在田間細長的阡陌之間,他就是客居在侯府中多日袁種。
這兩個月,他一直在侯府附近的十里八鄉走動,憑著做過縣令和郡官的豐富基層經歷,把京師長安城東的幾個縣走個遍,曾經親自到幾個縣令的府衙裡拜訪,查閱田籍名數了解各鄉各里的情況,又親自到每個鄉里拜訪,憑著他是袁盎之侄和東海郡去職郡官的的身份,走到任何一處都會得到禮遇。
袁盎的名聲非常大,作為耿直廉潔一心為公的賢臣榜樣,袁盎的意外身死得到天下百姓的同情,每個人都知道袁盎死於梁王劉武,要不是天子胞弟的身份不方便謾罵,只怕劉武在民間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了。
走訪的地方越多感觸就越深,漢家的黔首百姓日子過的是那樣清貧,一年到頭存不下十幾石糧食,還必須苦熬著徭役和戍邊的軍役,要不是漢制上承先秦涉及國本,他一定會支援廢黜這些森規鐵律。
什麼才叫治國之術?
袁種曾經為之困惑和苦惱。
治國是抽象概念,無法用簡單的指標資料來衡量。民心所向的道理很簡單,可是該怎樣滿足百姓的**,成為官僚們最大的難題。
古典軍國體系下的耕戰制度。齊民編戶耕作與戰鬥相輔相成,這套制度是建立在擴張領土為國策的基礎之上,百姓的富裕與否要看大漢帝國的擴張速度。
可自從兵敗白登山,大漢帝國的擴張速度就陡然下降一截,富有進取心的太祖高皇帝劉邦病逝,上臺的守成之君劉盈缺乏治國才能,奉行蕭規曹隨的政治策略。以修養生息恢復國力民生為主要方向,由此,大漢帝國的國策由外向擴張。逐漸蛻變成內向治國,他們用治國的方略非常簡單。
黃老無為。
無為治國很複雜也很簡單,簡單來說,除了稅收徭役以外能省則省。奉行官僚不惹事、百姓不生事的思想。家家戶戶各司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