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頁)
進五帝又抬為正神可謂是煞費苦心。
第81章 儒生的難堪
“趙盾弒君,此其復見何?親弒君者趙穿也。親弒君者趙穿,則曷為加之趙盾?不討賊也。”
公羊壽搖頭晃腦的講解《公羊春秋》,座下七百三十多人是來到京師幾個月招來的門徒,才幾個月就聚集起七百多名天資好受過基礎教育的弟子,讓他對京師的感官頓時提升好幾個檔次,不愧是天下腹心人才彙集之地,只在一隅之地就招來如此多好學生,他在齊地治學三十多年也句三千弟子而已。
這些新嫡子個個神情專注,不時的捧著白紙低頭記錄,時而露出欣然滿足的表情,那是獲得知識後的滿足感,他很喜歡教育人才時的感覺,自己發一問弟子沉思良久而不可得,他才會輕描淡寫的給出答案,《公羊春秋》是以史之微言闡述春秋大義,在他看來這是堂皇正道。
原本他在齊國開壇設講門徒數千,再傳弟子多的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早已名滿天下的人是沒有必要從齊國遠道而來進入京師,朝堂上爭鬥激烈京師裡險象環生,這是儒生們從大秦吸取到的教訓,所以許多大儒都喜歡躲在家鄉開壇設講,很少有人樂意去長安冒著殺頭的危險拼功名。
奈何孔家人的面子不能不給,攸關儒家氣運升降的大事也由不得他怠慢。
這一講非常精彩,待一堂課講完了許久,弟子們依然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他的好友胡毋生也在另一處講壇在講著《公羊春秋》,兩人同為齊國臨淄人,兒時為同伴求學於伏生得授《詩三百》、《尚書》而成為儒生,出師至今三十年已成為齊國著名的名儒。
“只可惜董仲舒沒有來,否則我公羊學派就可以佔據京師的半壁江山了。”公羊壽對現在的狀態也算滿意,孔安國所屬的魯儒一系敗退,王臧、趙綰為首的儒生被斥出朝堂,餘下的儒生根本不值一提,再要動就只有請魯儒的首領申培公出山了。
申培公在儒家集團的備份極高,不僅是魯儒學派的實際控制者,更是繼伏生身故以來儒家的名義首領,而齊儒則沒有統一的首領,而是由公羊壽、胡毋生、轅固生三個年歲相仿的儒生共同組成的學術聯盟。
雙方傳承不同經典側重方向不同,曾經在漢文帝時期於齊魯之間往來激變爭鬥不休,雙方的關係是一見面就吵架,一吵架就不歡而散的關係。
做仇人略有不足,做政敵綽綽有餘。
難得的是讓心高氣傲的魯儒低頭了,孔家人一向自詡孔子嫡傳正朔,從來不把他們這幫稷下學宮的餘脈放在眼裡,尤其看不起荀子一脈的學問,這讓齊國儒生非常不爽,兩邊打口水仗從荀子在位時到今天持續了快兩百年之久,時至今日終於換來魯儒低頭之日。
側過頭餘光瞥見胡毋生滿面春風,幾個魯儒在講臺外鬼鬼祟祟的樣子,公羊壽快要開心死了,這就是命運流轉的神奇力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魯儒牛氣到不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嗚嗚……
講臺下的儒生忽然一愣,抬起頭望向城南的方向,那聲蒼涼悠揚的法螺就來自那個方向。
公羊壽眉頭一挑,弟子們分神可不是件好事,清清嗓子提醒學生們回過神來:“諸生聽趙盾弒君的典故有什麼想法或者疑問,可以暢所欲言的說出來,吾會一一進行解答。”
三十多年治學經驗讓他對講壇的掌控能力非常強大,大多數門徒立即回過神來踴躍的提問,講壇的立刻恢復到正常軌道。
“先生,趙盾為什麼要誅殺晉靈公呢?這是有違君臣大義的惡行啊!”
“先生,趙盾弒君,而史官董狐堅持記載,這樣的品德是怎樣做到的呢?”
公羊壽笑眯眯的聽著學生們的提問,類似這樣的講壇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