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1/5 頁)
���
文臣們紛紛哀嘆於天朝顏面算是徹底沒了,不經朝天祭拜,明旨堂堂正正的宣戰而卻下作的選擇公然偷襲歸順的外族,即使勝了也是勝之不武。
不過面對又一次酣暢淋漓的大勝,任何不滿都變得無足輕重,何況朝中大部分文臣都遠在京城,眾人恭維陛下都來不及呢,哪還會自討沒趣的說些噁心話。
皇帝朱棣和一些有見識的大臣卻欣喜而笑,戰爭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豈能學那宋襄公一樣,把仁義道德當成什麼金科玉律?還不是最終損兵折將,鬧得丟人現眼而貽笑千年?
而原本歷史上因寡人之疾的朱棣,此時男人雄風被治療的蠢蠢欲動,早已把要用堂而皇之的藉口,把韃靼人徹底擊敗征服,好藉此證明自己還是個男人的荒唐舉動完全放棄。
趁著兩萬蒙古騎兵潛入東北的大好時機,早就秘密駕臨北京城郊外一處軍營裡的朱棣,馬上親率十五萬精銳大軍出發,而沿途各要塞關卡,早就提前堅壁清野了十幾年,因此一路沒有被蒙古探子察覺,最終悄無聲息的順利抵達大寧府附近。
四面合圍,其中遼陽府的二萬邊軍都被張灝指揮,用來殲滅潛入東北的蒙古騎兵。
而瀋陽一帶十萬邊軍則傾巢而出,分成四路北上圍剿朵顏三衛的老巢,只有兩萬騎兵在鐵騎衛新任千戶陸雲的率領下,突然直插朵顏衛的營地。
河北各地要塞邊軍,紛紛同樣北上攻擊韃靼人,幾乎都是張灝和皇帝秘密調遣的心腹,很多武將都是張家族人和親隨出身的家人。
滕國公唐瑛率領三萬鐵騎從河北出發,從西面包圍朵顏衛的營地,還有大寧府一帶的邊軍,各自在統兵將領的率領下,幾路齊頭並進,簇擁著帝王的十五萬中軍,一舉蕩平朵顏三衛,大獲全勝。
此役太過出其不意,其中唯有區區幾位將領事先知情,就連閣臣也只有首輔楊榮和楊士奇參與謀劃,其他滿朝文武都被瞞過,以至於此時守在皇帝腳下的,幾乎都是北方的軍政大員。
大將軍張輔輔佐太子朱高熾留守京師,一直到最近才得知此事,而成國公朱勇則率領十萬邊軍,從西北要塞出發一直向北,準備迂迴截住韃靼人的後路。
昨晚一場大戰,正好趕在夜晚大霧瀰漫之時,多路大軍順利把蒙古人團團圍住,在消滅毫無準備的朵顏三衛主力之後,還順便重創從附近來援的八萬韃靼騎兵。
滕國公唐瑛已經帶著五萬騎兵追擊而去,就看成國公朱勇能否按時抵達指定地點,有了張灝事先派人繪製好的地圖,整個北方早已一覽無遺,而經緯度的引用加上指南針,不怕軍隊行進時迷失在廣闊草原上了。
因為有了番薯土豆等食物,加上國庫充盈,以至於北方數個秘密馬場,都有從西洋引進的良馬和阿拉伯牧民,更是透過朝鮮和遼東購置了幾萬匹上好戰馬,以至於明朝得以擴充精銳騎兵,得以和全民騎馬的韃靼人一較短長。
火器的大規模發展更是如虎添翼,火龍車,霹靂車和青銅火統,火焰毒龍車都透過此戰而大放光彩,不但比以前易於攜帶,威力更是提升極大,加上數百萬兩銀子製成的八萬副強弩和特製複合弓,立時殺的精於騎射的韃靼人潰不成軍。
“朕的麒麟兒啊”
朱棣一想到這些都是張灝多年來的獻計獻策,神色感慨的輕輕吐出一句實話,就連他自己都心中震驚,今日的威風八面,好像都是拜那孩子一人之手,雖然所有繁瑣事都是自己與滿朝文武兢兢業業的大力促成,但這首功卻只有那孩子可以坦然受之。
即使帝王再胸懷四海,此刻也不禁升起一絲妒忌,朱棣並不準備把所有功勞全都攬入懷中,畢竟張灝的功勞實在太大了,今次幾乎所有的佈局都是他的腦袋,要是埋沒張灝功勞的話,今後根本難掩天下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