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一朝攥書天下知(第1/2 頁)
今日鄭玄授課,授的內容是《論語》,來聽課的,羊安保守估計怕是不下有百人。這之中,北海高密的張逸、北海劇縣的劉熙都是早已成名的大儒,還有像山陽郗慮、魯國劉琰、樂安任嘏之類遠近聞名的青年俊傑。
因為前一天縱飲闊談,羊安眾人來的時候,此地早已是人頭攢動,便只能隨便找了空處席地而坐。
那孫乾還沒坐穩,便已感嘆道:“鄭師不愧是天下經學正宗,往來聽課者竟如此之多。”
羊安看著孫乾的樣子,回想起幾年前自己初次聽課時的心情,正和此時的孫乾一般模樣,然而此時則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國淵自豪道:“正不正宗不好說,只是如此經學盛況,別處可不多見。在這東萊,卻是隻要鄭師開課,這人嘛,便只會多,不會少。”
“不錯,怕是昔日陳師(陳球)、馬融公門下,也是難得一見。”管寧介面道。
王烈剛待開口,卻有弟子示意大家安靜。抬頭望去,只見鄭玄一身儒袍,端坐正中,這便是要開始了。方才還是熙攘的周遭,瞬間落針可聞。
《論語》並不難,後世近二千年的時光裡,都是作為啟蒙讀物。鄭玄講起來卻是揚榷古今,在座的也是聽聽津津有味。
當說道《論語·八佾》定公問孔子時,羊安卻出了神。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羊安心道:後世常以三綱詬病儒家,卻不知董公之前的儒家學說認為君臣關係是對等的,光這《論語》之中便有三處提及。定公問孔子是一處,《先進》中又有季子然問,孔子對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衛靈公》中又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可見孔子提倡的是君怎樣對待臣,臣就怎樣對待君,而不是君為臣綱。包括之後的荀子也說:從道不從君。孟子則更激進,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甚至還說了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話放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論,可惜後世之人不明就裡,人云亦云,完全曲解了儒家主張。
正出神間,鄭玄今日已授畢,卻聽他說:“羊安今日可在否?”
“先生,弟子在此。”
眾人皆不明鄭玄此間為何要找羊安,順著羊安的聲音回頭看去,卻見羊安坐在最後。
鄭玄看見羊安所在,笑道:“平日裡便是要坐頭前,今日為何坐在末尾啊?”
羊安被他問的好不尷尬,良久才蹦出一句:“稟先生,弟子今日,起晚了。”
這一句卻是把今日聽課眾人引得鬨堂大笑,幸好,鄭玄並無意刁難,只說道:“你且上前來。”
待羊安整理了衣衫,走到前頭,卻見鄭玄手中遞過幾卷竹簡,說:“前幾日收到盧子幹書信,附同此簡,乃受託汝師蔡邕轉交於汝。那盧子幹信中對這《標點解注》可是讚不絕口。”
羊安忙接過書簡,卻聽鄭玄又說到:“汝所攥之書,吾觀之亦驚歎不已,此標點實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看來老夫數年所注之古文經書便是要重注了。”
鄭玄這一番話,底下卻是一片譁然,眾人又奇又羨。奇的自然是這標點為何物竟讓鄭玄說要重新註解古文經書,羨的是這羊安何德何能居然得蔡邕為其注梳、得盧植如此推崇。
羊安開啟書簡,內容正是標點符號的種類及用法。蔡邕當年提議把標點的具體用法寫成書,羊安只是把所有標點羅列出來,並寫上具體作用便交給了蔡邕。如今看到成書,蔡邕不僅自己又做了一遍用法解釋,甚至將古文中容易因斷句造成曲解的句子拿來舉例,來說明標點的應用方法。而書末那醒目的羊安攥、蔡邕注,更是讓羊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