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4/4 頁)
傳下。
“李將軍守漢兩番入衛,皆有大功。著內閣好生計議,封賞有功將士,朕不吝賜爵。莫要讓世人議論,說朕賞功過薄,寒了忠勇將士之心。”
“內閣已有計議,李將軍功高,加其太子少保、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授榮祿大夫,蔭其一子世錦衣千戶,其一子世錦衣衛百戶。誥贈上三代皆一品。”
周延儒自認為這個封賞不低。如今各處的軍頭們所授封賜不過如此。但是楊嗣昌漂亮的面頰上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嘲諷。
崇禎皇帝沉默良久,緩緩道:“李將軍忠心為國,風濤萬里之中兩番入衛,且又收復名城。斬殺奴酋偽逆成郡王等。與國有奇功。為諸軍榜樣,非賜爵位不可酬其功。”
“傳朕旨意,龍虎將軍、總督南中軍馬錢糧諸事。總督兩廣剿撫事宜李守漢忠勇為國,殺奴有功。擢為鎮守南中總兵官,提鎮兩廣剿撫事宜,如卿等前番之奏請,辦理閩粵浙等處海防緝私事宜。駐節廣州。賜其軍號南粵軍。賜其伯爵之位,爵號務必美名,著禮部等處擬定後上報內閣、司禮監計議。給其誥券,賜鐵券,食祿米二千石,其部立功將佐弁兵人等著吏部、兵部、司禮監等核驗,敘功升賞。”
一連串的旨意發出,如同春雷一般炸得眾人呆若木雞。官職、差使、地盤、爵位,饒是知道今天崇禎要大批發官職的周延儒、楊嗣昌等內閣眾人都是呆了半晌。不但封伯,而且還領鐵券,這就是世襲伯爵,而不是流爵。還將提鎮兩廣的差使交給了李某,這便無疑是將嶺南之地拱手相讓。且又賜了其軍號南粵,更令其辦理閩粵浙三省海防緝私事宜,營號,這是何等的恩賜,何等的權勢啊?大明將領封伯的才有幾人?
“這道旨意一出,李某便徹底成為皇帝的孤臣了!”
在留都南京做官多年的楊嗣昌心中一凜,他深知閩粵浙三省海防緝私這個差使對於江南士族來說意味著什麼,那無疑是眼中釘。而且如此一來,原來龍虎將軍這個土司官味道極濃厚的官職自然便廢除了,守漢便從土司官進入了流官體系。
“絕對不能讓李衛儒再這樣下去了,如此這樣,幾年下來,其人羽翼豐滿,錢糧豐足。絕非大明之福,也絕非我等之福!”
數日之後,由吏部、禮部等處公議過的賜爵李守漢的名號擬定出來,送到了司禮監和內閣諸公的面前。
“寧遠伯?!”王承恩幾乎要跳起來罵人了。
這是當年李成梁的爵號!李成梁鎮守遼東三十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國朝二百年來所未有。其人更以奢侈無度而著稱;軍貲、馬價、鹽課、市賞隨意侵吞;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不僅以賄賂權門朝士自固,甚至虛報戰功,殺良冒級,為言官所劾。以這個爵號賜給李守漢,無疑是當面指著鼻子大罵李守漢是禍國殃民、養寇自重之人。
“這個如何是好?”
王德化有些慍怒了。
“內閣倒是認為這個爵號甚美。李伯爺多年以來,撫育百姓,開闢荊棘。且又有多方靖虜平寇之功。寧遠二字,恰如其分。”
“正是!日前從禮部錢侍郎之議,封李將軍為龍虎將軍,此職恰為當年老奴為我朝命官之職,眾人皆不以為美。然李將軍從此職,蕩寇於粵省,平夷在珠江,又有何不可?公公切勿以為意。”
見內閣之意堅決,王德化等人也只得悻悻作罷,少不得命人寫了書信,連夜快馬送至楊柳青守漢大營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