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個官府任職的。南洋那邊的奴隸正在一批一批的運了過來,所以人力這塊不算很缺了,再加上那邊繳獲的物質除了部分上供,其他的都留下來優先照顧這邊的開發,剩下的再運往其他地方,這些是之前李二賜予李恪的部分特權裡面的,目的就是想看他們兩人到底能把南方變成什麼樣。
李好在廣州府的這段時間還把南方用工的招工啟示往除了《儒林之聲》的另幾家主流報上釋出了,同時還安排自己在各地的產業以及道教幫忙宣傳下。內容很簡單,就是南方現在嚴重缺人,只要你身體健康能幹活去南方去就有田有房包辦戶口小孩免費上學,如果你有技術的話更好,就算殘疾一點都無所謂,人自由,待遇好,可以舉家搬遷,路途盤纏可以在到達後向南方當地官府要求報銷一半,歡迎廣大百姓踴躍報名來南方,南方官府將在各地城市設立報名點和提供車輛乘坐。反正後世那些招工手段裡面的優厚條件全部被複制了,沒辦法,這個時候招人比後世更難招。
李好和李恪兩人所不知道的是他們的這封來自南方的招工啟示在北方掀起了多大風浪。他們現在在統計南方到底還有多少土地需要開發,這邊的世家不多,有的那些在李好他們的引誘下也紛紛把田產變賣給政府換成錢財加入到南方的各種經濟工業開發去了。比起種田。那個東西來錢更快還不用自己操什麼心。尤其是南洋公司的迅猛崛起。讓先期投資做股的人很快就撈回了很大一筆收入然後被南方報大肆的宣傳後就得到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只要投錢獲得一些股份就好,然後南方報每個月會公佈南洋公司的贏利情況。然後就是南方糧食的持續跌價也動搖了他們那棵搖晃的心,在這種利誘下加上那兩人的隱性威逼,南方大多數地主和世家紛紛變賣田地留下小部分投入了經濟和工業上去了。
而現在在遙遠的大唐京城長安內的朝廷的朝會上現在卻吵的紛紛揚揚的,這種場面已經延續好久了,原因是因為那份來自南方的招供啟示。總的來說弱勢的一方是支援李好這麼幹的人,這些人大多受過李好的思想的薰陶或者本身就是李好弟子的。但是朝廷上的幾位重臣一直沒吭聲,李二也沒作出決定。所以他們也只有繼續吵下去。
那份啟示剛開始登報的時候這些人也只是冷眼看笑話,該奴役的照樣奴役,該剝削的照樣剝削。把李好和李恪兩人當小丑一樣,甚至那些人給李二打小報告的時候也只是說這個逾制,說李恪亂搞,應該把吳王叫回來狠狠教訓一頓,沒有說到這個東西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是那奏章到了李二那裡泡也沒冒一個就沉了。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過了幾天後那些百姓知道這個情況後,紛紛揚揚的大遷徙開始了,雖然這個時候人民的鄉土觀念很強。但是架不住那邊可以有田有房還能讓小孩免費上學啊,這個才是重點。不要懷疑這時代的百姓對於自己的小孩能上學的偏執情感也不要懷疑這個時候的學子對於學習的熱情。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誰不想自家的孩子能讀書?可這是唐朝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書讀的,古代還有孟母三遷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現在只要自己搬去南方自己不僅有房有田小孩還能讀書這傻子都願意去啊。
所以過了幾天各個城市都開始了大規模的遷移運動,等那些冷眼看笑話的人開始感覺不對時已經走了不少人了,那些原本對自己的人很好的地主什麼的還好點,走的人不多,那些刻薄的人家裡基本全走光了。這時他們開始慌張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雖然所以各種刁難措施紛紛出臺,但是那些刁民在各地道教還有李好物業分店的人的指點下,有理有節的開始了自己的各種討還手段了。大唐的廢奴法律早就頒佈了,長工短工什麼的知道自己當初籤文的時候的條件紛紛找人借錢或者向招工點借錢紛紛填補自己的損失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讓那些世家地主想要抵賴都來不及,而且官府對這些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