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第2/3 頁)
餘萬,元兵不能御。”當時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首詩:“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
反映了元朝統治下的階級對立和民族壓迫的社會現實,紅巾軍所到之處,開倉散米,賑濟貧農,深得人民擁護。群眾紛紛加入紅巾軍,隊伍迅速擴大到幾十萬人。
在紅巾軍的影響下,全國各地農民紛起響應。人數較多的有蘄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壽輝部、蕭縣(今屬安徽)的芝麻李部、南陽(今屬河南)的布王三部、荊樊的孟海馬部、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部等。
為推翻元朝的反動統治,起義軍提出以“明”鬥“暗”(“明”指起義軍;“暗”指元朝統治)的口號,鼓舞群眾向封建官府作鬥爭。
北方紅巾軍從(1355年) 開始主動出擊。劉福通將韓林兒迎至亳州(今今屬安徽),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建立了北方紅巾軍政權。劉福通任樞密院平章,不久,任丞相。
明朝時人認為是宋朝仁政遺德所致。後移都河南汴梁。紅巾軍堅持戰鬥十二年之久,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政權,為後來明朝的建立打下基礎。
1357年,劉福通分兵三路北伐。東路由毛貴率領,經山東、河北進攻大都;中路由關鐸、潘誠等率領,攻向山西、河北一帶,經大同直搗元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放火燒燬“富誇塞北”的蒙古皇宮,繼續轉戰遼東各地;西路由大刀敖、白不信、李喜喜率領,直趨關中,攻下興元(今陝西南鄭縣)、鳳翔(今陝西鳳翔縣),轉戰四川、甘肅、寧夏各地。農民起義軍節節勝利,出現“官府四散躲”,“紅軍府上坐”的大好形勢。
在三路大軍北伐的同時,劉福通也開始出擊。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劉福通率部攻克汴梁(今河南開封),定為宋政權都城。這時,紅巾軍的勢力已“東逾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達到了極盛時期。
元朝統治者先派遣的回軍、漢軍潰敗後,又派御史大夫也先帖木耳帶兵鎮壓,結果又大敗而歸。
紅巾軍兵力分散,三路大軍流動作戰,三路大軍北伐相繼失利,汴梁城破,劉福通保護韓林兒衝出重圍,逃奔安豐。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早已佔領了濠州(今安徽鳳陽)的張士誠,趁安豐(今安徽壽縣)空虛之機,遣其將呂珍攻破安豐(今安徽壽縣)。
義軍領袖劉福通遇難,中原地區的紅巾軍被地主武裝鎮壓下去。1363年,紅巾軍建立的韓宋政權結束了。
而在南方,在朱元璋尚未加入起義軍時,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在北方已發展至十餘萬人。但紅巾軍存在組織不夠嚴密、戰略規劃不完善等問題,在元軍的圍剿和內部諸多困難下,發展面臨困境。
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權。
朱元璋最初在南方起義,後來,隨著其影響力的擴張,他的活動範圍逐漸向北擴充套件,從而與北方的小明王政權產生了交集。隨著局勢變化,朱元璋勢力崛起,韓林兒名義上被尊奉為主,實際被朱元璋控制,最終韓林兒在前往應天府途中溺亡,死因存疑。
朱元璋的起義軍發展迅速。原是郭子興紅巾軍部左副元帥,被小明王的宋政權任命為江南行省左丞相。後獨樹旗幟,背叛農民軍,成為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還有徐壽輝在湖廣一帶領導的起義軍,建立了天完政權。郭子興在江淮地區起義,他的隊伍後來成為朱元璋崛起的基礎之一。
明玉珍在四川重慶一帶起義,建立了大夏政權。
這些起義軍有的在發展過程中被元朝鎮壓,有的被其他起義軍兼併。朱元璋在崛起過程中,透過軍事手段和政治策略,逐步整合了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