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包青天的餘輝,王安石的變革潮(第3/4 頁)
包拯的剛正不阿和公正執法,贏得了百姓的敬仰和愛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
然而,他的正義之舉得到了宋仁宗的賞識和支援。宋仁宗多次嘉獎包拯,說道:“包拯愛卿,朕以你為朝中楷模,望你繼續為朕分憂,為百姓謀福。”
包拯的仕途一個臺階,一個腳印,穩穩的向前,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累遷監察御史、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每一次的升遷和調任,包拯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除奸佞。
關於包拯,民間也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認為他執法過於嚴苛,不留情面。但更多的人認為,正是他的鐵面無私,才讓社會秩序得以維護,正義得以伸張。
包拯的民間傳說故事眾多,如“鍘美案”中,陳世美貪圖富貴,拋妻棄子,包拯不顧公主和太后的阻攔,將其鍘死;“狸貓換太子”一案,包拯揭開宮廷陰謀,為李妃平反。
嘉佑七年(1062 年),包拯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享年64歲。
他的斷案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了民間傳說的經典;他的清正廉潔,成為了後世為官者的楷模;他的正義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磨滅。
北宋面臨的問題積重難返,在包拯離世後的七年,即公元 1069 年,王安石懷著一腔熱血,發起了一場旨在改變國家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
王安石試圖透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打破北宋的舊有體制,富國強兵。這場變法如同一股洶湧的浪潮,衝擊著傳統觀念和既得利益者。
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王安石變法的風雲歲月,探尋其中的是非曲折。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公元 1021 年出生於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的一個官宦家庭。
自幼聰慧的王安石,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天賦。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對經世致用之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家族的薰陶和師長的教導下,王安石立下了報國為民的宏偉志向。
北宋中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土地兼併嚴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農民負擔沉重。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府庫空虛,稅收繁重卻仍難以支撐龐大的開支。
軍隊中兵將分離,士兵們缺乏訓練,士氣低落,面對邊疆威脅顯得脆弱無力。官僚機構臃腫龐大,官員們推諉責任,辦事效率低下,政令難以暢通。在這樣的政治歷史背景下,年輕的王安石心懷憂國憂民之情,渴望透過改革來改變國家的困境。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 年),王安石進士及第,從此踏上仕途。他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在地方任職期間,王安石積累了豐富的治理經驗,也深刻認識到了社會的種種弊端。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 年),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召見。面對年輕有為、銳意進取的皇帝,王安石慷慨陳詞,闡述了自己的變法主張。宋神宗對其見解大為讚賞,決心支援王安石進行變法改革。
熙寧二年(1069 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變法之路。他推出了青苗法,在青黃不接之時,政府向農民發放低息貸款,讓農民不再受高利貸的盤剝,能夠安心耕種;
實行免役法,百姓出錢,官府僱人服役,減輕了農民沉重的差役負擔;推行均輸法,調節物資供需,節省採購和運輸費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實施市易法,政府設市易務,穩定物價,打擊富商大賈的壟斷,讓市場更加公平有序;還有農田水利法,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讓更多的土地得以耕種,糧食產量增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