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4/5 頁)
不畏死,民族才有希望。”
“王銘章師長永垂不朽!你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你不畏犧牲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沒有你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臺兒莊的大捷,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你的精神與日月同輝!”
“後輩滕縣人不能報此仇,乃此生最恨事,終死不能瞑目也!”
0405 血肉真的能築成鋼鐵長城
0405 血肉真的能築成鋼鐵長城
回憶完王銘章將軍殉國的整個過程,王亮一句話都不想再說。
他只想安安靜靜的,把川軍抗戰館看完,一個細節都不要落下。
這是對昔日的溫習。
誰都有資格忘記,唯獨王亮不可。
因為,川軍,與他,血脈相連。
抗戰之前四川軍閥因為打內戰的惡名舉國聞名。
川軍將領沒有一個是黃埔名門出身,川軍軍隊普遍素質低下、武器裝備簡陋粗劣,被稱作是雜牌軍中的雜牌軍。
川軍雖然也參與了討袁護國等戰事,但在作戰中都沒有多少可圈可點戰績。
與**領導下的紅軍作戰,更是敗績累累。
這樣的軍隊,是不受常凱申及其麾下的中央軍待見的。
可就是這樣一支衣衫不整、裝備低劣、鮮見軍餉的雜牌部隊。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身處與日寇相距千里之外大後方的他們在國難當頭之時,沒有退卻,卻毅然拜別家鄉親人。身著襤褸、足蹬草鞋,遠行千里,奔赴到抗日前線。
八年漫長的抗日戰爭之中,有三百萬萬川人子弟從軍參戰,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皆居全國之首。
川軍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重大戰役,每戰死的十個抗日軍人中就有一個是四川軍人。
由此,徹底顛覆了當時全國對川軍的看法。
近些年來,不知道為何,王亮聽到提及川軍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川軍,不能遺忘啊!
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川軍,永遠都不能被遺忘啊。
漫步在展館中,王亮翻閱著一本名為《王銘章殉國與川軍抗戰》的史書。
上面有著最真實的記載:“一九三七年九月,川軍第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開赴上海參戰。該軍是川軍中最窮的部隊,裝備也最差。”
“第20軍26師裝備是一個連僅有士兵**十人,只有一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的槍支因為使用時間過久,年頭過長,連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繫著以防止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
“但就是以如此裝備,楊森的20軍26師成為淞滬戰役中戰績最優的五個師之一,此足以顯示川軍之英勇。”
也足以彰顯中央軍之蠢之無能。
“20軍26師官兵在淞滬戰場付出了慘重代價,全師四個團長,兩個陣亡。十四個營長,傷亡十三個,連、排長共傷亡二百五十餘名。”
“每個連留存下來計程車兵僅三五人,最多不過**人……全師四千多人,這場仗打後僅剩下六百多人。”
“26師八0四團奉命收復失掉的陣地,團長向文彬率部當夜惡戰,奪回了陣地,但全團官兵,營長只剩彭煥文一人,連排長非傷即死,無一倖免,排長剩下四個,士兵只剩一百二十餘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時內,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晉升少將。”
這就是史實啊。
王亮一字一句地瀏覽著。
欣慰的同時又不免有些心酸。
欣慰的是有人沒有忘記他們,給他們做了記錄,這樣一來當後世有心人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有據可查。
王亮心酸的是那些陣亡了的普通士兵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