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5 頁)
,趕緊收藏推薦,可是有懸賞加更的承諾!
63。改造朱雀大街
一日兩更,懸賞:日推薦,收藏過三百,加更一章!
兄弟們,推薦收藏打賞猛砸,將本書頂起來!
……
大明宮,常朝紫宸殿,是皇帝每日接受朝拜、處理政事的地方。
大殿內,靠牆站著一圈甲冑錚亮的千牛衛,身軀高大,腰懸橫刀,身上透著勇武逼人的氣勢。
殿內平臺上,宮娥手舉素扇,中官隨侍,皇帝李隆基雄姿英,高坐在雕龍胡床上。
盛世英主,李隆基並不過多幹涉具體政務,注重擇人授官任事,各司其職,他處理起政事來明快果斷,效率極高。
三拜九叩後,白皙微胖的工部侍郎李林甫,出列奏道:“臣有事啟奏。”
“准奏!”李隆基手一抬,禮賢下士可是皇帝常唸叨的這個。
“想我大唐,在陛下勵精圖治下,已進入了開元盛世,四夷臣服,萬邦來朝,可帝都長安之朱雀大街,晴天一過車馬,晴日塵土飛揚,雨天道路則泥濘溼滑,苦不堪言,與開元盛世的形象極不相符,臣自任工部侍郎以來,在犬子翰林學士李巖的協助下,召集能吏巧匠,共同探討出一條治理改造朱雀大街的法子……”李林甫口若懸河,面帶微笑,繪聲繪色奏道。
“眾位愛卿有何高見?”高坐於雕龍胡床上的皇帝也不馬上加以褒貶,輕描淡寫一句話,就把這皮球拋向了大臣們。
話音剛落,中書舍人,京兆尹張九齡立刻就站了出來,張黨今日吃了大虧,他潛心聽了一會,找出了問題的關鍵,郎聲道:“道路的揚塵與泥濘的問題,確如李侍郎所言,只是臣希望,改造朱雀大街不要成為擾民之舉,輕徭薄賦,蓄養民力,方是治國之本!”
張九齡的話語剛直,也投皇帝脾性,李隆基崇道,治國推崇黃老之術,一番話說得皇帝不住頷微笑,想是極其認同他的觀點。
吏部侍郎宇文融在一旁察顏觀色,心中暗自琢磨起來,李林甫現在是自己人,瞧他如今政績斐然,能力出眾,也算是個人才。再斜眼看向張九齡處,見他一臉才子得意之色,不禁氣不打一處來,想起自己前段時日為清理田地流民,就得罪了不少豪門世家,按張九齡的說法,可不就是擾民之舉,出列大聲奏道:“臣有異議!”
見吏部侍郎宇文融又有不同意見,皇帝李隆基心裡明鏡似的,笑容更深:“宇文愛卿但言無妨。”
“凡做事之人,容易被人汙垢,李侍郎自任工部侍郎以來,秉承聖意,修建待漏院,兢兢業業,百官上朝待漏,再不受風霜雨雪之苦。可仍有人私下嘀咕,說裡面的陳設過於豪奢,竟然用侍女服侍百官,不成體統。”宇文融言詞朗朗,如張弓拉弦般,目光銳利如箭,直視張九齡。
何人這麼不知好歹?竟然把朕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李隆基面上隱隱顯了怒氣。
這是巖哥兒對老臣們的心意,事先也請教過我,禮部尚書,許國公蘇頲一時氣得渾身抖索,顫顫巍巍地從月牙凳上站了起來,拱手奏道:“陛下聖明,關懷老臣上朝之苦,讓我們還能為國多效幾年力,要不然風霜雨雪,老骨頭哪能熬得住,就是年輕的朝官,也不易傷風感冒啥的,有了健壯的身體,為陛下辦事來也利索。”
我說的是“度”的問題,沒有說待漏院修建錯了,張九齡正欲辯解,卻聽皇帝李隆基袍袖一甩,冷冷喝道:“張愛卿還不退下!”
張九齡滿臉漲得通紅,退下時現朝中大部分官員,投過來的目光不善,今日中書令張說君前失儀,已回家閉門反省,自己剛才上奏,難怪無人出來幫襯自己。
李林甫微笑著在那兒站了半天,待幾位重臣都不爭論了,才微笑上前,奏道:“翰林學士李巖,會同工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