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5 頁)
了語言。
藝術本質上是一種打磨,不可過重,不可過輕,過重和過輕都會影響物件的光澤。
構成一部作品內容的客觀事件與人物心靈結合得越緊密,越深刻,作品也就越真實。並且,客觀事件一旦進入作品,就應失去它原來的意義,而只成為一個有機體的部分和細胞。
作品的不得不寫之處,就是它的非藝術之處。
時間不僅會淘汰一切無價值的作品,也會使一切偉大的作品更加完美。因為隨著時間的積澱,作品的缺陷也會隨著作品一起,具有了文化上的價值。
每個人對世界的把握和認知都是自我的,作家也不例外,他自以為把握了整體,而實際上仍是自我的片面的。
寫出來是創作的最後一項工作,而在此之前的所有醞釀、構思、謀劃、佈局,都是為寫做準備,這種準備是痛苦的、壓抑的、嘔心瀝血的,而寫則是一種宣洩、一種*、一種幸福的顫慄,一種急不可待的表達。
無論作品在整體上如何複雜多變,但其細部都具有一種必然的單純。因為作家的寫作有一種歷時性,即使是同時發生的事件,他也要分成先後來寫。同一個人物也只能寫他此時此刻在做什麼,想什麼,或寫他與此時此刻有聯絡的過去。
要把藝術作品弄得深刻富於內涵,比把哲學弄得深刻富於內涵難得多。因為哲學本身是深刻的,而藝術作品則要讓平常表象的東西顯出深度來。
創作就是在想象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堡壘,然後再攻克它。
當我們覺得作者是在描述事件本身,並且,不多不少是在描述事件本身,我們就會無保留的相信他。當我們覺得作者是在表達他的思想,並且為之興奮、新奇、共鳴。我們就會信仰他,而不管他說的是否是真理。
一個詞表達的意思,只是一些與它相近相似的意思的集合,而非意思本身的單一確定。
美訴諸人的感官,並且只能訴諸人的感官,除此,它便毫無意義。
對美的感受能力與美的形式同時形成,當人覺得某物美時,美的形式已經預先存在該物中了。
人的各種感受能力的形成,首先從負面開始,先有恐懼感,才會有擺脫恐懼後的安全感。先有雷雨暴風擊打的痛苦和緊張,才會有風和日麗的放鬆和舒適,才會覺得前者是惡的,醜的。後者是善的,美的。
美是什麼?美是能引起人的正面情緒和情感的正面事物的一種屬性。
任何語言都是表面的,膚淺的,似是而非的。任何內心都是獨特和深刻的。
揭示世界不好的一面,並不等於說世界完全不好,這是由個人氣質決定的。他享受世界好的一面,但不去管它,而只強調他感到不好的一面。
寫作既是更深的投入現實的手段,又是對現實的逃避和遠離。
語言是明朗化的思維,思維是未經確定顯現的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是重複,都是規定,而思維則是自由的、創造的、開放的。
語言擔負著表現兩個世界的功能:實在的物質世界和思想的精神世界,
人只有在創造時才可能是自由的,一旦創造完成,他就回到了必然的行列,就連他的創造都成了必然的一部分。創造是對自由的渴求。
隨意一想(之一)
隨意一想
之一
什麼都是可以習慣的,包擴死亡。許多人因為習慣而漸漸適應了死亡這樣一種結束方式。習慣,把人生最不能忍受的,變成了能夠忍受的、可以忍受的。
生是表象,死是根本,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死也是一種表象,一種生的最後表象。
如果人死後真的有一個靈魂居住的世界,如果死後真的有來生,那麼,它也一定是可理解的,可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