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縱橫與17k哪個好 > 第244章 周瑜與李典的人選爭執

第244章 周瑜與李典的人選爭執(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二人紛紛拿起酒樽來掩飾尷尬,而後也不得不說出矛盾原委,只因對方自稱為‘本將’而不是‘為兄’!若是兄長問,那你可答可不答。而將軍在問,你不答就是欺上。這差別可是很大的。

若說兩人的矛盾也很正常,此事要從覆滅朝鮮半島三國時說起,李典本就是負責挖掘人才與考核當地原有官員的工作,自然也想用最優秀的一批人才來治理地方,畢竟這是人家的政績嘛!

而周瑜卻不這麼想,他雖然也用優秀的人才治理朝鮮半島,但那些人才基本都是他的部下,很明顯是不想走遼東的老路,仗全是他們在打,結果最後卻把遼東太守的肥差丟給了外人,那肯定不行啊,與其如此,還不如扶植自己人去上位呢,而這裡面的代表之人便是呂蒙。

要知道呂蒙如今年紀並不大,若論親近,他比不上太史慈甘寧等人與齊子原的關係。若論威望,他也比不上張合徐晃這種功勞卓著的良將。若論能力,那就別提了,如今曹軍中能力比他強者大有人在,但周瑜還是毅然決然的將他扶植上位,只因他是周瑜的老底柱,而且與齊子原也有結拜之情,兩全其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這一下卻把李典給惹火了,當即就給曹操送去了一份人才名單,說這些都是有才之人,不用就是暴殄天物啊等等,畢竟他可是為了人才之事磨破了嘴皮子,怎能看著周瑜按照自己的心意瞎搞?可以理解。

而收到訊息的曹老闆手中大才也不多,哪像劉備那裡文官一大片,索性就同意了呂蒙率軍駐守朝鮮半島之請,但他為了避免周瑜一家獨大,又在周瑜與李典的兩份名單中各自挑出一半的人手共同治理朝鮮半島,玩的就是一手平衡。

恰巧齊子原那段時間與徹裡吉斗的火熱,完全沒關注到朝鮮半島的情況。

於是周瑜就以為是因為李典打了小報告才致使他的計劃破產,所以對著李典百般看不上。

而李典也不在乎,他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可朝鮮半島的選人風波是過了,但北境如今新城遍地,所需的官員簡直多了去了,主要位置的郡守,縣令,里正(也就是村長)。還有大大小小的從屬官員,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於是兩人便互相提防了起來。

這不,李典一聽說周瑜要見齊子原,連忙屁顛屁顛的跟了過來,就怕對方打感情牌。

周瑜對此也是樂見,把他放在身邊就不怕對方再出什麼么蛾子。

總之就是誰看誰都不爽。

聽到此處的齊子原也是默默嘆息一聲,想笑又笑不出來,倆人都是公心,李典沒錯,他也是為了曹軍發展的更好嘛。周瑜也沒錯,他選的人只要合格就沒問題。

至於什麼結黨營私啊?什麼相互勾結啊?這都是屁話,人之所以是高等生物,就是因為他們腦子好使。大利在前,相互不認識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合作一番,派系林立,你想從當地調點物資都費死個勁,這又是好還是壞呢?只能好壞各佔一半吧,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

“周將軍選的人根本不行,任人唯親如何更好的發展地方?”

“李將軍選的好,一群連漢語都說不明白的當地土著,他們就能發展好地方?”

“最起碼他們知道當地文化,瞭解當地風俗,更明白怎麼治理當地百姓!”

“呵呵,當地文化?朝鮮半島三國有何文化底蘊?如何與我們大漢相比?他們既然已經歸入漢語,自當要學習漢人文化!”

“你這完全是強盜做法,遲早有一天會激起民憤的!”

“民憤?子原兄曾說過,我們是去帶領他們走向更好的生活,何來民憤之說?如若他們不知好歹,我軍鐵騎將會踏碎他們的脊樑,屆時民憤自可消也!”

“你這豈是仁政?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