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遠心道“這時代還沒發明焦炭嗎?”笑道:“煤經過隔開明火加熱後,即可煉成焦炭。這東西外形像木炭,火力卻大大超過煤炭,煉出的生鐵質量也高。”
凌振興奮地道:“我馬上就去試試。”轉身欲走。
齊小遠道:“不要急。黑火藥配方搞出了嗎?還有新型鎧甲?”
凌振高興地道:“按哥哥指點,己配製出新火藥配方,威力強大,現在正加緊研製‘木柄手榴彈’、‘地雷’,還有‘擲彈筒。’至於鎧甲,己用新法煅制了十幾件,全部移交給軍器司了。湯隆己徵調了不少鐵匠,正在加緊打製。不過……”
齊小遠道:“什麼?”
凌振為難地道:“小弟這裡也需大批鐵匠……”
齊小遠明白了,造鎧甲與火器皆需鐵匠,雙方任務有了衝突。他果斷地道:“我會通知湯隆,立即停工,全力支援你。”
凌振甚為感動,一時說不出話來。
()免費電子書下載
造手榴彈這三種武器,自然是齊小遠的意思了。武器的內外構造圖,齊小遠早己畫給了凌振,原理也告訴他了。但對凌振來說,這仍然是個異常艱鉅的任務,手榴彈試驗了幾百次,還炸死過幾十人,就是不成功。關鍵是雷管難制,彈體沒法縮小。
齊小遠設計的手榴彈是德制M18型,一戰和二戰時德軍所裝備的,由拉環、拉火繩、拉火管、硫磺、雷管等零部件組成。
手榴彈原理是將一小團拉毛銅絲和玻璃粉裝在一根鋼管內,銅絲一頭接著火繩、另一頭通導火索和硫磺,利用玻璃粉與銅絲磨擦生火法,點燃導火索和硫磺。投擲時只要把拉環套在手指上即可。
但雷管的製作有管殼、加強帽、裝藥等部分,裝於手榴彈內,等於是兩種武器合併。儘管齊小遠己省略了不少安全工序,技術上還是非常困難。
擲彈筒的問題是彈筒材料和彈藥材料很難製造。宋代的鍊鋼工藝是所謂“團鋼”和“灌鋼”,皆是液體滲碳制鋼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凌振的炮就是用此鋼鑄成。但用來制手榴彈和擲彈筒,顯然還不合要求。
齊小遠離山時曾告訴凌振“預冷淬火”、“生鐵淋口”和“淬黃火”、“淬白火”等工藝。這都是明清及民國發明的鍊鋼法,二十一世紀時民間仍在延用。凌振簡直驚呆了,視“宋江”哥哥為天人。
不過理論是一回事,實踐起來又是一回事。比如當時根本沒有發明焊接技術,只好採用鍛接粘合法製造彈筒,這種彈筒耐受不住高溫。
彈藥原料則是用坩堝土平爐冶煉出的白口生鐵為主,但是鐵質極脆,容易碎裂。凌振正研究用燜火技術解決問題。但總得來說,進度很慢。
凌振大致介紹了一下情況,見齊小遠神色鬱悶,便道:“啟稟哥哥,地雷己製造成功。”
齊小遠大喜:“是嗎?快領我去看。”
到了火器司倉庫,果然看見木架上排放著一百多個地雷,有足球或藍球大小,鐵雷有二十多個,石雷、陶雷一百多個。
地雷的製作,相對簡單些。這武器在明代便己發明,最普通的是石雷,把石頭雕鑿成圓形,石中鑿深坑,裝藥壓實,然後用紙漿泥密封住深坑口,中間留有小空隙以便插入細竹筒或葦管,管中匯出引線,埋於地下,需要時點燃引線即可引爆。
鐵雷則用生鐵鑄成圓形,裝進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