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英魂遺恨(上)(第1/2 頁)
岳飛父子和張憲遇害,令岳家軍眾將士悲痛欲絕,憤恨交加。牛皋一聲令下,欲起兵殺向臨安,為元帥報仇。
就在岳家軍眾將決定起兵回京問罪的當日,陸文龍想到了在瓜州分別之時,岳飛留給他的信,他趕緊拆開來看。
這封信不看則已,看了不禁令陸文龍肝腸寸斷,雙目垂淚。他知道必須要讓牛皋等人看到這封信,不然會釀成大錯,毀了嶽元帥一生英名。
陸文龍正要出門,卻見嚴成方和王佐來了,陸文龍將信與他二人看了,嚴、王二人也是痛哭不已,瞭解了岳飛的苦心,於是三人決定速到朱仙鎮大營去阻止牛皋起兵。
待三人來到營門前,但見朱仙鎮的百姓已是跪倒一地,哭聲遍野,猶如失去親人一般。
自他們已知道了岳飛三人被害的訊息,對陷害岳飛的奸臣人人切齒,個個咬牙,他們從家中拿來酒肉糧米,犒勞岳家軍,希望岳家軍將士能夠早日殺到臨安,拿辦奸佞,為嶽元帥申冤報仇,也為自己出口怨氣。
要知道按照金宋紹興和議的條文,這裡已然歸屬金國,也就是說這裡的百姓要麼淪為金人的奴役物件,要麼便要離開故土,舉家踏上流亡之路。
身為大宋子民,卻被朝廷無情的拋棄,他們內心的傷痛可想而知。那所謂的為了大多人的安寧,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而必須要犧牲的少數百姓,是多麼的無情。對那些被拋棄的百姓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和殘忍。
這裡的百姓痛恨這個昏庸無道的朝廷,可確是無能為力,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反抗的能力,面對皇權,他們只能逆來順受。
可是,岳家軍與金兵浴血奮戰他們看在眼裡,岳飛、岳雲、張憲等人的殺敵英姿他們銘刻於心,如今這些英雄被朝廷陷害身死,他們絕不能再無動於衷,他們要釋放內心的不滿和怨恨。
此時,三聲炮響,將士們縞素加身,蓄勢待發。
陸文龍三人不敢怠慢,徑直趕往中軍帳。
牛皋見陸文龍他們來了,喜道:“陸文龍來得正是時候,俺們這就出發。”說話間,便要下令。
“叔父且慢!”陸文龍道。
牛皋一愣,“侄兒何意?”
陸文龍從懷中掏出岳飛的書信,雙手呈上,說道:“當日嶽叔父在瓜州行前曾留書一封,囑小侄非不得已不可展看,今日已到危情之時,小侄斗膽把信看了,方知叔父苦心,這才拿來與眾叔伯觀瞧。”
牛皋不解,接過信來,施全、何元慶、餘化龍等人也悉數圍了上來。
但見岳飛在信上寫道:飛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受母教誨,深知社稷之興,民族之重。少年時與眾家兄弟相識,更得恩師周侗傳授點化,習得本領,立誓報效國家。適逢國家危難,內有強寇橫行,各方割據,外有夷狄侵擾,犯我華夏。江山動盪,百姓倒懸,正是內憂外患,社稷存亡之秋。飛不量力,欲與眾兄弟一道為國拼殺,馳騁疆場,挽大廈之傾覆,救黎民於水火。所幸者,絨馬半生,戰役無算,平內亂,御外敵,不辱使命,更無愧於老母和恩師教化,及眾兄弟之信任。本欲乘勝收復中原,直搗黃龍,迎回二聖,成我多年夙願,難耐十二道金牌召喚,不敢違背。眾家兄弟多年來伴隨左右,我視為手足。然此次進京,恐再無機會續兄弟情緣,想來傷感萬千。飛一生秉承忠義二字,從無違背。以身許國,便是有不盡隨心意,絕不負國家民族。今我蒙難,眾兄弟勢必要為我報仇,豈不知起兵反叛,意氣用事,卻毀了為兄一世英名,一生忠貞。況朱仙鎮乃大宋之重鎮,北伐之基本,連線南北,貫穿東西,既可駐守屯兵,又可通鹽牧馬,若此地有失,則國運危矣!眾兄弟切不可因報私仇而誤了國家重託,忘了百姓安寧。如此既毀我之名,又侮眾兄弟之功,更斷國之命,汝等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