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欺。在西方,這兩種不一樣,他們認為第二種有一點唱高調;第一種雖然是為將來的利益著想,萬一有一天發現無利可圖,是不是就“童叟皆欺”呢?我們對一般人的認識就是,最好是“可以得到利又符合義的要求”,就好像孔子說,見利要思義,看到好處就要想該不該得。最怕的是見利忘義。
主持人:所以有道是“君子愛才,取之有道”。這個義好像被儒家提得比較多,在儒家的觀念當中,義作何解啊?
傅佩榮:在儒家裡面,“義”的前面有“仁”,即仁義。仁義的討論,在《孟子》裡最多。孟子強調仁義是由內在真誠發出來的力量,讓我自己去做該做的事。仁從孝順父母親開始,再對別人好;義從尊敬長輩開始,再到遵守規範。仁和義有不同的內容,但是都來自一顆真誠的心。到了後代的學者,理解就不一樣了,後代把仁義當作一種口號、標榜。所以《莊子》裡一再批評儒家,原因就在這裡。從古代的聖人到後面的孔子、墨子對仁義都加以發揚,但是,講到仁義,有幾個人可以讓大家肯定的?到最後變成口號,變成宣傳。我們現在說,選拔合乎仁義的人,就開始有人假仁假義,然後“不仁不義”者也說是仁義之徒。莊子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意思是說,你偷一個帶鉤,被殺了;你偷一個國家,卻當諸侯了,諸侯的門前,很多人就稱讚你有仁義。為什麼?當諸侯之後可以封別人為官,不管你是如何得到國家的;你當了諸侯,別人有官做,當然說你有仁義了。這就是莊子的批判,他對於“仁義”很是擔心,他不是反對仁義,他是擔心仁義被利用。
主持人:那麼莊子本人就義這個字,他又是如何看待的?
傅佩榮:他把義看作天下戒律。我們以前提到孝順的時候,提到兩大戒律,第一個是命,第二個是義。命就是子女愛慕父母親的無法解除的心思。
主持人:天命之關係。
傅佩榮:第二叫做義,義就是說,你到任何地方都有國君,這個國家不好到那個國家,照樣有國君,還是要納稅,等於說“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獨自生存,從小需要有人照顧,慢慢長大,長大了之後,你能夠忘本嗎?能不感謝國與家保護你、照顧你嗎?所以納稅也叫做義。莊子認為,義也是我們不能避開的。
主持人:從某一個層面來看,儒家和莊子說的這個義倒不衝突,不矛盾,甚至相同,那就是應該做的。現在做生意當中,就會出現很多義與利的衝突問題。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山西喬家老字號“復盛油坊”,往陝西銷售運輸大批的胡麻油,經手的夥計就在油當中摻了假,想以次充好,這樣利不是更厚嗎?結果被當時喬家主事人發現以後,立刻命手下各處張貼公告,說凡是買到假油的客戶,都可以來退油,並且全額退款。當時有人就說了,這種摻假的油不能夠吃,還可以去點燈嘛。可是主事人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祖訓講“信、義、利”,信排第一,義排第二,牟利才是最後的;所以寧可失了銀子,不願意失信和失義。您覺得他在這一點上面,做到的是儒家的義,還是莊子的義?。 最好的txt下載網
義與利之間(4)
傅佩榮:他這個做法應該是儒家的義。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招牌是無價的,就好像我說我是童叟無欺,我不但是為了以後的利益更大,也為了我應該遵守。這個人的做法可以說是相當標準的儒家做法。如果是道家莊子的話,恐怕就不太願意做生意了。我倒聽過另一個有關義、利的故事。有一個老師,他勸他的學生們,就是在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他說,如果你今天是賣便當(快餐)的,第一個,你賣的便當,不比別人貴;第二個,你賣的便當,你自己也吃,這就可以了。因為很多人賣的便當裡面的材料很差,自己不吃的。像有的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