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糧食產量(第2/3 頁)
一晚上的盡興狂歡,連王彥庭都是喝醉了,以至於次日醒來才發現居然就在刺史府的後院睡的。
好吧。
王彥庭覺得這裡面有套路,但是得忍著。
吃虧的不是自己,還要裝,那就過分了。
衝回家洗漱更衣,再次回到刺史府。
這住在隔壁就是方便啊。
今天是談正事的時候,大小官員聚集一堂。
一開始就是刺史府的司田盧浚彙報糧食產量。
秋糧的收割已經開始,雖然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前期的一些田的資料已經出來。
各種麥子的畝產大概100斤左右,水稻的畝產大概150斤左右。
王彥庭是第一次接觸,印象裡後世的水稻畝產沒有1000斤也有700斤。
不過他也不知道什麼叫雜交水稻,這年頭也找不出一個袁老師來,只有默默聽著。
他拿手裡的紙默默計算了一下,今年麥子的種植面積是20萬畝,水稻是40萬畝。
所以兩項加在一起總的糧食產量大概在8000萬斤。
其實北方一直是以大麥、小麥為主要種植物的。
問題是去年冬天把種子都快吃光了。
後來南方運來的糧食幾乎全是稻米、穀子。
所以瑞州的糧食種植的品種完全倒了個個。
出乎意料的是,水稻產量居然超過了小麥、大麥。
現在大家都開始相信王彥庭當初說的話,北方真的也適合種水稻的。
真是意外之喜啊。
如果按現在一日兩餐制,一天一個人一斤的消耗計算,就可以養活20萬人了。
還有1000萬斤糧食可以作為明年的種子。
不過說是這麼說,過段時間營州並進來,還有十幾二十萬的迭剌部漢人回來,那又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產量大概知道了,接下來就要討論稅率了。
問百姓收多少的農稅好呢?
大堂裡七嘴八舌的,什麼都有。
從稅一到稅七,什麼理由都有。
之所以差距這麼大,是因為唐朝真的是個奇葩朝代。
盛世的時候,甚至十五稅一,老百姓樂的嘴都合不上。
這幾年,各地征伐,為了打仗,節度使把種子都搶走的也有。
什麼稅幾?十稅十聽過沒有?好歹我還沒有把你的人做成肉乾呢。
王彥庭想了又想,一支筆在空中比劃,就是難以落筆,這可是百年大計啊。
“十稅三吧。”他終於下了決心。
說實在話,十稅三在歷史上都算是重稅了。
但是和這個時代其他軍閥相比,簡直善良的和唐玄奘一樣。
下這個決心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王彥庭想起了人性的弱點。
可以“朝三暮四”,不能“朝四暮三”。
簡單說,就是隻能越來越好,否則以後加徵的時候,人心就會產生落差和不滿。
既然這樣,那就先多一點。以後人口多了,養政府和軍隊壓力沒有這麼大的時候再減。
而且他算了一下,這樣徵收等於一個人種三、四畝地,就可以養活自己了。
而以目前的統計,能勞動的人口基本上人均種了近20畝地。
古代人民的勤勞真是超出預期。
還有一點,百姓多餘的糧食,州衙統一按照稻米折去碾米的損耗以後收購穀子。
但是絕對不允許私下賣出瑞州。
這也是保護糧食穩定,而且也等於幫助百姓可以適當改善一下生活。
這些舉措,大家都認可了。
因為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