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不過一方縣令,甚至有許多後輩根本就看不出什麼讀書進仕的能力。
林忠費了兩三個月功夫,才尋到幾個品行端正、讀書上進的孩子,他立刻把這幾個孩子的資料飛快送到林如海手上。
林如海本想讓林忠挑選出來的幾個孩子都到他身邊生活一段時間,可是後來又考慮到這些孩子之中有許多是父母兄弟均在,即使孩子本身是好的,卻耐不住其親屬中出一兩個壞的,萬一將來對方憑血緣之親拿捏住孩子,他的女兒不也同樣要遭到禍害?
思來想去之後,林如海才決心直接挑選其中一個父母已然雙亡,又無兄弟姐妹,如今不過依賴親戚憐憫才得以過活的孩子,先接到身邊觀察一陣子,而他所挑中的這個孩子名叫林珩,年方十歲,父親與林如海已是關係很遙遠的堂兄弟,林珩於去歲剛考過縣、府兩試,只因家中貧困,故已打算放棄州試,另尋一手藝師傅,拜師為生。
林如海雖不在蘇州多年,卻明瞭林氏族學裡能教給孩子們的學問有限,許多家裡過得去的也不會去那裡讀書,自然也不能滿足林珩對學問的渴求,而林如海看得出來林珩既能憑苦讀之力考上童生,可見得是個聰明的孩子,若能得一名師更加細心的指導,來日未必不能飛黃騰達,可惜這看似舉手之小事,對家無資產的林珩來說卻是無能為力的大事。
林如海雖有能力滿足林珩的一切所需,不過在還未確定林珩的品性為人是否合乎心意之前,林如海也不急著替林珩打算將來的路子,他再一次看過林忠送來的訊息之後,隨後令林忠將人帶回揚州。
而當林忠與林珩回到揚州之後,林如海也僅是在頭一日考校過林珩一番,然後吩咐林全打掃一處院子,安排林珩暫且住下讀書,又允許林珩在研讀學問時若有不懂之處可以找他請教,如此而已,至於為何接林珩前來揚州,又為何指點林珩學問之事,林如海在這個孩子面前均一字未提。
林珩從小就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心思總比旁人細膩一些,只可惜憑他再怎麼聰慧也不過未經多少世事的無知小兒,也沒有誰會特地教導他關於人情世故里的曲折,再者,林忠尋訪這些孩子時,從沒有表明自己有什麼目的,因此當林珩從被林忠帶到揚州許多日之後,林珩依舊想不明白這位素不曾謀面的族伯父到底要做什麼?
不過林珩以為自己只是個一無所有的孩子,這位族伯父從他身上又得不到任何什麼好處,反倒自己因為族伯父這些日子的細心指導,如今在學問上已然增進許多,而且族伯父從不覺得他提出的問題太過淺薄或偏頗,便是真的問錯了也會不吝指正,就是親生父子怕亦不過如此。
林珩突然覺得他可以明白當初林忠叔說要帶他來揚州時,為何族長會深感欣慰,而某些同伴又面露羨慕之色的緣由了,須知族伯父本為前科探花出身,眼下又是受皇帝重用的當朝三品大官,能得到這樣大人物的親自指點,任誰得此機緣都要覺得光榮不已,只是…為什麼族伯父要對他這麼好呢?!
這個問題在林珩住下半年多之後,終於有了答案,一日,小廝來請林珩至林如海的書房,待他戰戰兢兢地隨小廝來到時,只見林如海正站在窗邊賞景。
這兩年來,由於林如海惦記女兒在榮國公府的生活,心裡對未來有了目標,故而並未走上原著中因身心交病,以致拋下獨女,撒手歸天之路,年近半百的他,如今依然是精神奕奕、英風盎然。
林珩恭謹地向林如海行過禮,便側立一旁等林如海開口,林如海也沒叫他久等,待得小廝送上茶果之後,隨即聽到他溫聲招呼林珩坐下的聲音。
“這些日子在府裡住得可還習慣?”林如海親切溫和地問起林珩的起居情況。
“回伯父的話,小侄覺得很好、很習慣。”林珩緊張地連聲回道。
“咱們家裡沒什麼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