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5 頁)
謝逸隨後又介紹了辣椒和番茄,餐桌上多了兩樣果蔬自然是好事。不過到底沒有糧食那麼重要,那樣震撼,或者說眾人仍舊沉浸在震撼中尚未能自拔……
李世民滿面春風,心情暢快道:“閒話不多說了,今日是李泰邀約舉辦的文會,朕不能再鳩佔鵲巢了,本末倒置,青雀,開始吧!”
眾人幾乎當場噴血,皇帝陛下你也忒……到底哪個是主,哪個才是次,何必這麼虛偽呢?文會個毛線,現在誰還有心情吟詩論文?
李泰心裡亦頗不是滋味,這場文會壓根就是老爹利用他和李承乾兩人搞出來的政治秀,這會再提文會,真是有點文不對題的感覺。尤其是看到謝逸大出風頭的情景,心情更加晦暗。
“諸位,今日乃是中秋,大家就以秋、月,或農事為題,作詩寫文,效古人蘭亭雅集如何?”李泰起身,朗聲笑言。
魏王邀約,皇帝親臨,誰敢推辭?何況有很多才俊士子本意是來參加文會,意圖揚名得魏王青睞的,自然是早有準備。而今皇帝君臨,百官在座,更是欲欲躍試,爭取一鳴驚人,聞達於朝堂。
“謝逸,素聞你詩文不錯,也露一手吧!”
謝逸正準備坐下喝杯酒水,潤潤嗓子,卻聽到李世民突然在上面喊了一嗓子。這種活動,謝逸本來沒什麼興趣,但皇帝發話就全然不同了。
很明顯,李世民的話並非商量之語,而是命令,不可違抗。而且還有明確的潛臺詞,不能敷衍了事,必須寫出好詩文來……
搞毛線啊,為何總熱衷於這些虛頭巴腦的麻煩事呢?
謝逸很無奈,只得奉命行事,以秋、月、農事為題賦詩?自己的真實水準差太多,只能繼續抱歉地“借鑑”了。
明德宮前,內侍宮女如同穿花蝶一般忙個不停,為才俊士子們送上筆墨紙硯。
有人筆走龍蛇,有人輕聲吟誦,不一會便出了一大堆佳作名篇。其中大多世家子弟或名門之後,大都師從名儒,才思敏捷。
一卷卷文稿送到御前,李世民隨便看上兩眼,順手便遞給房玄齡,以及禮部侍郎李百藥,陝州刺史崔知溫和東宮學士盧彥卿等人。
這幾位分別是趙郡李、清河崔和范陽盧氏的優秀人才,文采斐然,頗有名望。詩文才學如何,一眼便能看出。
幾人看到自家或是姻親子弟的詩文,臉上都洋溢著淡淡的微笑。皇帝用兩棒玉米和幾個土豆,讓天下皆驚,讓世家為之一顫,這是警告。
也只是警告而已,皇家和朝廷終究還是離不開世家的支援,原因何在?不正是因為世家門閥把持文教,子弟門生眾多,且才學出眾嘛!
在這一點上,世家門閥相當引以為傲。(此言非虛,初唐四傑中王勃出身太原王氏、盧照鄰出身范陽盧氏。)
看著他們品詩論文,稱讚某生,或推薦某子,李世民一直笑而不語。直到詩文所剩無幾時,才問道:“謝逸,你的詩文呢?”
李百藥和崔知溫等人頓時神情一動,皇帝為何總是詢問這位淮陽縣子呢?難道他除了種植新糧食外,他才學也很好?
一旁的房玄齡和侯君集等人則不動聲色,李泰則是一副好奇神色,目光全都齊刷刷落到謝逸身上。
謝逸訕訕道:“陛下,臣已有腹稿,只是近幾個月來忙於種植,疏於練字,恐字跡上不得檯面。”
這個回答讓人哭笑不得,身為一個讀書人,難道不會寫字不成?莫非是敷衍拖延?
謝逸卻是有苦難言,咱的字說好聽了是筆走龍蛇,不好聽了是那什麼……這場合下丟人現眼不好。
沒想到的是,李世民沒有惱怒,而是笑道:“好,你來口述,朕找個人給你代筆。稚奴,聽書房的師傅說,近來你書法頗有進益,就由你為謝逸代筆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