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5 頁)
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大道無處不在
大道無處不在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有一天,東郭子向莊子請教道家所謂的“道”究竟存於何處,莊子簡單而明確地告訴他:“大道無處不在。”
東郭子似乎對這一回答並不滿意,他希望莊子能具體指出“道”在何方。
莊子於是說:“‘道’就在螻蛄和螞蟻中間。”
東郭子不解地問:“‘道’怎麼會在這麼卑微的生物中間存在呢?”
莊子接著說:“‘道’還存在於農田的稻穀和稗草之中。”
東郭子更糊塗了:“這不是越發低賤了麼?”
莊子仍然不緊不慢地說:“怎麼能說這是低下呢?其實,‘道’還存在於大小便裡哩。”
東郭子以為莊子是在戲弄他,便滿臉不高興地悶坐在一旁,再也不作聲了。
莊子知道東郭子產生了誤會,便耐心地對他解釋:“您再三追問‘道’存在於什麼地方,但這個問題並不是‘道’的本質。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某一個具體事物中去尋找‘道’,大道無處不在,萬事萬物都蘊含著‘道’的規則,並無貴賤之別。”
莊子的理論說明,世間萬物在生存的意義上都得遵循生存的規律,彼此並無高下尊卑之別。
第七章:天地長久
第七章:天地長久
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筆者字面理解
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是永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永久存在,是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的運動變化規律而存在,而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規律平衡發展的集合,因為他是和諧平衡的,所以它能夠永世長存。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聖人總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人民就會把聖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把人民的安危放在前面,人民就會全力保護他的安危。
非以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正因為聖人大公無私,所以人民會把該他得到的都給他。而且等到他的身體死了以後,還受到後人的敬仰,這就是他沒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處。
筆者感悟
老子在本章中闡述了一箇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美德: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不代表無私,劉少奇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其實是辯證法關係。凡大公無私的人,他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處處為別人著想。換言之,就是別人會在他那裡得到了實惠,當大家都得到了實惠,而他還什麼也沒有得到時,大家還會袖手旁觀嗎?當大家都來幫助他時,他得到的還會少嗎?他處處都為別人的安危著想,而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當大家都感到平安了,還會不管他的安危嗎?當大家都來保護他了,他的安全還會有問題嗎?老子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