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不語,心思回到朝廷,還不知天子如何處置。自始至終,柴進堂未發一言。於人群中望見柴進,也是使個眼色即罷。
話說,楊晉招安未成,回到朝中,天子近日在後宮修道,不問政事。又轉到太師府,將此事報與太師,蔡京聞言大怒。急請樞密使童貫,殿帥府太尉高俅,侍衛馬軍衙門太尉陳宗善,到太師府議事。思前想後,又覺不妥,又差人到順平侯府,請王鈺一同前來。
眾官齊聚太師府堂上,蔡京將梁山招安一事說了一遍,又將那張幹辦,李虞侯叫出,細說梁山賊寇如何目無法紀,膽大包天。眾人聽罷,都動了肝火,只是王鈺曉得其中緣故,卻又不說明,附和眾人,顯得尤其激憤。將那宋江祖宗十八代,統統罵了一個遍。
“順平侯休怒,來日早朝,我等聯名上奏天子,遣一員大將,領數萬精兵,前往梁山剿賊。”蔡京見王鈺怒不可遏,心說到底是年輕人,沉不住氣。於是撫慰他道。
“那日廷議,高某抱病在家,若是我在,當要阻止,也不會出這樣的事情。是哪個言官建議聖上招安?真該拿去開刀問斬。”元宵節,梁山眾人鬧了京城,害高俅在皇帝面前被責罵,所以一起記恨在心。此時見招安不成,正合心意。
此時,童貫見眾官都有心征剿梁山,心思自己是樞密使,掌全國軍務。這個功勞,豈能讓於旁人,剛要說話,卻望見順平侯王鈺在朝自己使眼色,一時遲疑,便閉了嘴。
“既然諸位大人都是這個意思,那不知派遣何人出征才好?”蔡京為百官之首,天子不理政,軍國大事都由他一人出頭辦理。眾人見他這麼一問,都想到童貫,卻不料王鈺搶先說道:“賊寇猖狂,而且那梁山泊方圓幾百裡都是水,易守難攻。要我說,此事非太師親往不可。若是尋常人,只怕鎮不住這夥亡命之徒。”
蔡京聽他這麼說,心裡倒是頗為受用,看來童貫教得不錯,王鈺這小子如今也學得乖了。
“王大人,殺雞焉用牛刀?太師萬金之軀,豈能輕動?若按高某意思,此事只消童樞密前往即可。”高俅因高衙內的事情,一直記恨王鈺,又聽說自王鈺進京,童貫與之來往密切,甚至要將女兒許配於他。於是,心裡對童貫也是耿耿於懷。知道童貫此人,一貫好大喜功,並沒什麼真本事,於是故意這樣說,想讓童貫去出醜,以後在天子面前,也說不起硬話了。
王鈺知道征剿梁山肯定是大敗而回,童貫怎麼說也是童素顏老爹,而且自己正依附於他,可不能讓他吃了虧。左思右想,突然笑道:“太尉這話也是有道理的,只是近來西夏人屯兵邊境,童大人樞密院中急於處理此事,如何走得脫?”
高俅聞言,不屑一顧,正要反駁,蔡京卻擺了擺手:“兩位大人都別爭了,國家有事,我們作臣子的,理應為君分憂。不才雖然年邁,這剿賊立功,也是當仁不讓。來日早朝,煩勞各位在天子面前保奏,蔡某若立得戰功,不忘諸位好處。”
當下計議已定,眾官各告辭回府,童貫剛一出府,便拉住王鈺,問道:“小寶,方才我要自薦,你如何對我使眼色?剿滅賊寇,乃是大功一件,這樣白白送人,哪能甘心?”
王鈺四處一望,見無旁人,遂小聲對童貫說道:“童大人有所不知,此次征剿梁山,鐵定大敗而回。到時候天子震怒,誰吃罪得起?下官怕大人擔干係,這才不得不阻止。”
童貫聽了,半信半疑,心說這大宋兵馬,對付外敵雖說不濟,可剿平內亂,卻是一支勁旅。只是現在事情已定,奈何不得。
次日,天子臨朝,楊晉上報梁山招安一事,天子聞言震怒。將當日進言招安的御史大夫李綱送大理寺問罪,詢問眾臣應對之策。童貫,高俅,王鈺,陳宗善,梁師成等一班大臣都力保太師蔡京掛帥出征。
天子見狀,便下了詔命,封蔡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