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5 頁)
一名衣衫襤褸的老婦,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的走到王鈺馬前,想要下跪,卻被王鈺制止。她拉著王鈺的戰馬,話未出口,兩行熱淚先自流下了,她想起了戰死沙場的兒子。
“老人家,你的兒子是為救我而死,我王鈺這一輩子也忘不了。您多保重,總有一天,我王鈺會回來的。”宦海沉浮,仕途兇險,王鈺已經學會了喜形不露於色,可面對老年喪子的母親,哪怕是鐵石心腸,也會感傷不已。他認識這位老母親,她唯一的兒子,就是當年隱空山大戰時,為了保護自己,而被遼軍殺害的小鬼。可憐他到死,也沒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老婦聞言,失聲痛哭:“兒啊,寶國公沒有忘記你啊……”
將令飛傳,十萬鐵騎,踏上回京之路。震天的哭聲,突然響起,百姓們扶老攜幼,追趕著前進中的南府騎兵。王鈺的馬頭上,被百姓們掛上一個花環,那是幽雲特產的山菊。幽雲十六州的老百姓,希望王鈺有一天,還能回來。
當十萬南府軍漸漸消失在天際時,初升的朝陽,已將萬丈霞光,灑遍了幽雲的角落。
大宋宣和七年六月,王鈺率十萬南府軍趕往京城。所到之處,約束士卒,秋毫無犯。百姓壺漿相迎,焚香遮道,歡迎南府軍。七月,南府軍趕到京城地界,於汴京城外,十里紮營。決定王鈺命運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李公公,陛下今日病情如何?”八賢王急步踏上春暖閣的臺階,見李吉在此把守,上前問道。
李吉見是八賢王,微微欠身,回答道:“回王爺的話,聖上一夜未眠,一直在看那副畫。”
八賢王聽罷,微微頷首,便向裡面走去。他是持鐧親王,又是皇帝的叔叔,自然不必通報。踏進春暖閣,八賢王舉目四望,只見南面書安前,趙正披著龍袍,抬頭望著一副畫。那是他的得意之作,《隆中對》,畫的是三國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草廬中,縱論天下大事的情景。
“陛下。”八賢王立於趙身後,低聲叫道。
“王鈺回來了?”趙沒有轉身,仍舊目不轉睛的盯著牆壁上那副《隆中對》。
“回陛下,是的,王鈺率南府軍在城外十里紮下營寨,等候陛下召見。”八賢王回答道。趙聽罷,未作回應,他的注意力似乎完全放在那副畫上。八賢王等了好大一陣,不見天子指示,只得耐著性子,垂手肅立。
“皇叔啊,你來看看,朕這副《隆中對》畫得怎麼樣?”趙突然叫道。八賢王上前,仔細看了一陣,稱讚道:“陛下丹青之術,曠古絕今,歷代大家,不能及也。”
“呵呵,皇叔過獎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玄德得了諸葛亮,三分天下有其一,臣君之睦,傳為千古佳話。如今國難當頭,朕也希望得忠臣良將輔佐,中興大宋。只是……”道君皇帝欲言又止。
八賢王體察聖意,遂拱手進言道:“陛下,王鈺此人,貌似頑劣,卻是一員能臣。這些年,他收回幽雲,興建騎兵,保得一方安寧,說是國之棟樑,也不為過。但他即便再能幹,也不過是陛下的臣子,若沒有陛下慧眼識英雄,王鈺恐怕至今仍舊在汴京街頭遊蕩。”
趙聽他這麼說,也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王鈺時的情景,那小子不識禮數,舉止可笑。但不過幾年光陰,他已經幹下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奇才啊。這次召他回京,本以為他會藉故推託,不想他恪守臣道,領命歸來。
“皇叔,依你之見,現在朕該做什麼?”趙轉過身,八賢王發現,自己這位皇帝侄兒,眼中佈滿了血絲,面帶倦容,十分憔悴。
“防!”八賢王只吐出一個字來。這江山畢竟是趙家的,而他八賢王,也是趙家的一份子。王鈺帶甲十萬,返回京城,現在就在城外十里紮營。先前,朝廷只給了他一條路走,而現在,他卻有兩條路,進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