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為心墨的女子始終一言未發,就像個隱形人似的,她一身素淨白衣,見陳芸看她只回了個淺淺的微笑,陳芸後來才知道,那是鄭家二爺鄭遠葉的夫人王氏心墨。而妖嬈女子是鄭家大爺鄭遠橋的夫人羅氏靜兒。
鄭老太爺一生只有鄭老夫人一個女人,鄭老夫人育有四子,除了鄭遠橋、鄭遠葉、鄭遠池外,還有一個因著上學未露面的鄭遠松。
堂上氣氛在羅氏和鄭二爺的利嘴調和下,鄭老太太的火氣也暫時壓了下來。直到出了老夫人的院子,陳芸才鬆了口氣,站都有些站不穩了,身上衣服嚇的都溼透了。她總算領教到什麼是惡婆婆了,上一世在鄉下,村中上了年紀的婦人大多是慈祥寬厚,就算是這一世陳家的夫人也是仁義溫和的,哪裡像這個鄭老太太……
第七章
陳芸走後,其他人也各自散了,獨留下鄭老太太和自己的狀元兒子。
“母親,昨日是孩兒一時貪杯,誤了吉時,勞得陳芸衣不解帶的照顧了孩兒一夜,所以今日才起的晚了些,還請母親不要怪罪。”鄭遠池站在堂下,低著頭,不敢直視鄭老夫人的雙眸。
鄭老太太沒接話,半晌才嘆了口氣,又吩咐立於一旁的侍婢,“外面等著去吧!”
待身邊的丫鬟都退下了,鄭老太太伸出手,“三郎,過來,到娘這兒來。”
鄭遠池依言走到鄭老太太身前,鄭老太太握著自己兒子的手,感嘆道,“你們四兄弟,我打小就最疼你,你也是最乖巧最懂事的,也是最不讓我操心的……這次,真是讓你委屈了……”
鄭遠池聽了這話,眼圈也是一紅,他許久未和母親這般親近,自打他答應迎娶陳芸,母親在家裡大鬧了一場,對他面上就總是淡淡的,他甚至以為母親這一輩子都不會再原諒他。
“母親,委屈的不是孩兒,是三郎對不住娘和初月……不知道初月現在……”
初月是鄭老太太的外甥女,從小就跟著鄭老太太長大。鄭老太太本是鄉下人,父母去世的早,家裡只有她和妹妹相依為命,後來鄭老太太嫁給了一貧如洗的鄭老太爺,鄭老太爺在陳巨斗的資助下上京趕考,雖是落了第,卻機緣巧合之下在京都的學堂裡謀了份差事。
鄭老太爺書念得多,人又厚道,慢慢的在鄉里積攢了好名聲,就在京都生了根。待丈夫安定下來,鄭老太太領著年紀尚小的鄭遠橋和鄭遠葉也往京都落了腳,一家人團聚了,日子也過的有聲有色。這個時候,鄭老太太還沒忘記自己的妹妹,想把她一道接過來在京都說戶門庭乾淨的好人家,誰知道卻傳來自己的妹妹被清平鎮的知縣看中,收到家裡做了姨娘,還懷了孕。
鄭老太太最是看不起給人做小的女子,就算是給大戶人家做小,那也是屈辱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鄭老太太才會寧願嫁給一窮二白的鄭老太爺吃苦,也不願意跟那些達官貴人享福。而鄭老太太的妹妹也是深知這一點,一直沒告訴鄭老太太,直到生米煮成熟飯才託人給鄭家送了信。鄭老太太當時氣的頭疼病發作,躺在床上半個月都起不來。
而鄭老太太的妹妹最後也沒得了好,在生初月的時候難產,產婆說“大人和孩子只能留一個”,知縣老爺毫不猶豫就來了一句,“當然留孩子了!”於是,沒到二十的鄭老夫人的妹妹就這樣香消玉殞了。知縣老爺一看竟是個女孩兒,打心眼裡也不喜,把孩子丟給正房養著,正房見知縣老爺也不拿這小娃當回事,自己更不上心了,小初月好幾次都差點夭折。
鄭老太太得知自己妹妹的死訊,一道晴天霹靂下來,連夜就回了清平鎮,見到妹妹留下的遺孤那般羸弱痩小,又見著府上的婆子下人對這孩子並不看重,便想帶著初月回京都自己收養。於是便和知縣夫人商量,知縣夫人巴不得這個礙眼的小孽障趕快消失,半推半就就從了鄭老太太的意,略施巧計就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