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河之戰二十三(第3/3 頁)
周瑜道:“弊大於利?這是為何?只要等孫策攻下徐州,那劉備就是覆滅在即,屆時子義兄甚至可以搶下兗徐幾縣,這完全是收穫頗豐啊!”
齊子原嘆氣道:“眼前局勢確實如此,可劉軍滅亡後呢?屆時我軍將與江東孫氏完全接壤,在無緩衝之地,大戰自然一觸即發,秦子揚尚有諸多關隘倚為屏障,我軍呢?我軍剛剛接手並幽之地,後方尚不安定,加上胡人襲擾,豈不是內憂外患,若是劉備尚未滅亡,那我軍屆時便將吸引到孫劉兩軍聯手攻伐,那見風使舵的秦子揚又會如此選擇呢?一個弱小而又身處夾縫的劉備才是對我軍最有利的,而我們與孫氏的盟友關係也能繼續保持下去,即使開戰也有迴旋之餘地,待我軍徹底掌握並幽之地,解決胡人之禍後,那將不懼任何人的挑戰!你們說,與此相比,眼下局勢對我軍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沮授點頭道:“我軍與劉備激戰數月,疲態盡顯,在與其打下去也是為江東孫氏做嫁衣,尤其劉備數次派兵欲攻冀州,要不是蔣欽死命相擋,恐怕其早已橫渡大河了,若能聯合劉備一起攻打孫氏確為上善之策!”
周瑜擔憂道:“可是我軍與劉軍勢同水火,劉備會願意與我軍冰釋前嫌麼?而且將士們可未必願意放過劉軍,一旦出現差錯,軍心則不穩也!”
齊子原沉思半天后便下定決心道:“這個決定是本將所做,一切後果自會由本將承擔,公瑾,此事過後,陳留之軍皆由你掌控,本將當卸職罪己,回鄴城思過,等候主公發落,公與,你去通知孫乾,讓他即刻去城外的劉備大營,就說本將想請劉關張三兄弟與荀攸,盧玉興兩位軍師一同赴宴,本將願告罪請和,其可帶五十軍士前來,本將會用生命確保其人身安全!如若不來,他絕對不止徐州危急那麼簡單!”
周瑜為難道:“子原兄,你若回鄴城思過,軍心豈不更加萎靡,屆時劉軍反攻可如何是好?還是我來承擔罪責,你在此統軍,如此方位上策。”
明知周瑜想法的齊子原果斷道:“上策?如此決定誰人敢做?那將主公於何地?只有本將或可免責!公瑾,我們是兄弟,本將信你如信自己一般,你無需有任何憂慮,本將會囑託眾將的,就按本將之言行事!”
三人見齊子原決心已定,紛紛拱手應諾,而後才告辭離去。其實周瑜一是擔心曹操問責,畢竟這可不是小事,說好聽點是當機立斷,往大了說就是目無君上,這罪誰敢背?第二則是擔心齊子原會多心,畢竟這支軍隊一直是他當家,他這完全有趁機篡位的嫌疑,兩人雖是好兄弟,可自古以來背後插人兩刀的事情就是屢見不鮮,該出手時親兄弟都下死手,何況這倆人連表兄弟都算不上,這玩意誰能說得準?而齊子原也實在沒有辦法,曹老闆活得久對他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再說劉備,收到訊息的他立刻找到盧玉興與荀攸道:“壽春失守,廣陵各縣望風而降,青州亦被曹軍所佔,仲德雖在下邳堅守,但他未必能擋住曹孫兩面夾攻之勢,二位可有良策?”
荀攸看了眼盧玉興後便默默把頭低下,想著等下再來單獨與劉備談論此事。
可此時心急如焚的劉備哪裡還有心情扯皮?看到荀攸的動作後便直接出言道:“公達有策儘管直說,此刻非遮掩之時。”
荀攸咳嗦一聲道:“回丞相,在下只是覺得此時不該在強攻陳留了,反而要聯合曹秦以抗衡江東孫氏,否則這隻過江之虎必將乘風而起,無人能阻。”
盧玉興聞言立刻皺眉道:“主公,齊子原以顯頹勢,最多一月便會力不從心,在下認為我軍此時當全力攻打陳留,徹底解決曹軍之患,否則將丟了西瓜再丟芝麻,兩頭均無所得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