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5 頁)
“人,當詩意地棲居。”
正因為有了這份詩意,生存變成了生活。
當我筆下的文字一一跳出,我開始端視快樂。今天的我們白天生活在陽光明媚色彩斑斕的青春中,無論是誰,他們都認為我們快樂幸福,事實上我們捫心自問,也確實如此,然而又常常聽聞夜深人靜時,許多青春的靈魂孤獨地遊走在快樂幸福之外,似乎那又是不快樂不幸福的。
我們的思想像極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雛鳥。每一個方向都存在著我們可能的足跡。我們就在豐富多彩的思維方式中不斷拾起或丟掉快樂。
有人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我不同意。因為我們有思想,懂得踏上不同的思維旅程去找尋快樂。
有人說我們是“阿Q”的新新人類。我不同意。因為我們的新思想並非“阿Q”那般放肆不當。
你以為我們思維怪異嗎?
你覺得我們快樂,不快樂?
我們快樂;我們的快樂是靈動的左手。
我們思考;我們的思維方式是理性的右手。
當左手右手相遇,合適地交融,那便是詩意。
第十九節 說“安”
幼苗長成參天古木,是因為它安於土壤,不求凌雲之高;石礫被沖刷成卵石,是因為它安於河底,不求跨洋之遠;沙石被浸成珍珠,是因為它安於蚌殼,不求驕陽之暖。人又豈非如此,只有安於現有的,才能最終有所收穫,過多地追求享受,反而會阻礙前進的步伐。
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懂,可人偏偏是不安份的生物,總喜歡不斷追求所有東西,到頭來往往是一無所獲。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當年戰功赫赫,封為齊王。而他卻毫不滿足,擁兵自傲,索地覓封侯,終被降為淮陰侯,又因謀反罪被殺,三族誅滅。若他也能像張良那樣,拒絕劉邦的封賞,而甘居小小的留地,又怎會莽送了一世英名?身居高位,已屬不易,為何不好好珍惜,非要更上一層樓呢?自古聖賢,都是懂得安於現狀而謀大計的,晉文公重耳身受迫害,亡走諸候,飽嘗顛沛流離之苦才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二十年臥薪嚐膽。才有了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試想這些人當初如果都不肯安於現狀,豈非是重耳扶劍自頸,勾踐以卵擊石,不韋憤憤而終?安於現狀,並非是讓人不求進取,而是在一種不斷磨鍊中,完善自己,厚積薄發。正如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如今的人們,過多地被物質迷惑了雙眼,越發不安份起來了,追功,逐名,謀祿,那一個不是充滿誘惑力,世人只有擦亮雙眼,看清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安於現狀,方可獲得想要的一切。如何做到安於現狀?子路和孔子有這樣的對話,子路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安分,富而好禮也。”孔子的話精闢地闡述瞭如何安於現狀,不論貧富,都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沒有過份的追求,並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安”,換句話說,便是人格上無休止的追求,在物質上適時滿足,“君子務本,本文而道生”,“安”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境界的生活方式。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們縱沒有先哲那超脫一切的氣度,十之取其三,安於現有的一切,也還是做得到的!
第二十節 留給明天
蠶蛹作繭自縛,備愛折磨;等待破殼而出,把翩飛的夢想留給明天;蚌忍受痛苦,歷經煎熬,積累美麗痛苦,把耀眼瑰麗的珍珠留給明天……
留給明天的是希望,留給明天的是成功,留給明天的是無悔的懷念。
在冬季,是一個沉寂的世界,冬雪覆蓋著大地,寒風吹打著殘枝,一切彷彿毫無生機的存在,而在這沉寂的背後,蘊藏著一種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