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5 頁)
超脫其實是不超脫的人想出的一種安慰自己的方法,是出於不得已和無可奈何。
人可以在理智上擺脫恐懼,但不能在情感和感性上擺脫恐懼。
人是離不開社會的,他所有慾望的滿足,所有價值的實現,都只能在社會中,而不能在社會之外。
與緩慢的世界相比,我們是很迅速的走完了一生,在這一生中,我們體驗了一切,感受了一切,但卻不能帶走一切。我們去了,這個沒有我們的世界仍還是原來的樣子,被活著的生命和不斷新生的生命熱愛著。
每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希望別人是寬宏大度的人,而自己卻不表現這種寬宏大度。
每個人都可以在思想上是哲學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是個俗人,因為這是很容易的。
每個人都終將變成自己所不願變成的人,但每個人都將有一些東西是不能改變的。
仰望人生和俯視人生是有很大不同的。仰望人生的人,他的頭上永遠是人,而俯視人生的人,他的頭上是一片虛空。也可以這樣說,仰望人生是把世界放在頭上,俯視人生是把世界放在腳下,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並不含有對世界的貶低之意。
誰也不願變得實際,不實際更符合人的天性 。
人是目的性的動物,他以自身的目的性賦予世界以目的性。
沒有誰願意讓人看到他最真實的一面,他最真實的一面是留給自己的。
每個人都構成他人人生的一部分,但同時每個人的人生又是完整的。
只有在切身的利害關係中,人才能暫時拋開“別人會怎樣想”這樣一種顧慮,人的自私本性在這裡佔了上風。同樣,也由於人的自私本性,人會在一些平常小事上表現自己的美德,以期引起別人的好感。
人在感性上傾向於傳統,在理性上傾向於反傳統。
人生與人性(之三)
從陌生人————熟悉的人————朋友————親人————自我,是一個逐漸卸去偽裝的過程。
人有時候覺得自己擁有很多,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孤零零的,除了自己以外,什麼也沒有。
沒有比看到一個幸運兒突然跌入不幸的深淵,更讓人感到人生的無常了。
人總是認為自己得到的是應該得到的,而失去的是不應失去的。
對待人生最現實的態度是進得去,出得來。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盡全力去追求,又不要過分重視結果。偏執那一端都是不可取的。
人的一生就是對它各個部分的超越,對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的超越。對痛苦的超越,對幸福的超越,對不共戴天的敵人的超越,對刻骨銘心的愛人的超越,對榮耀的超越,對恥辱的超越‘‘‘‘‘‘‘‘‘‘‘‘ 一句話,是對具體的活生生的生的超越。
得到的東西再失去,比從來沒有得到更讓人痛苦。
當善和人的利益不發生衝突時,人還是願意選擇善的。
無論怎樣發展進化,人都不能脫離其本性所侷限的範圍。
真正認識人生的艱難並不容易,已經感到很艱難了,但還有比這更難的。已經承受不住了,但還有比這更難承受的。與你此時感到的艱難相比,你從前的艱難根本不算一回事,但你此刻的艱難仍不是最難的。
人生的艱難不是乾乾脆脆的痛苦,不是一時的打擊,不是這陣來了,總會過去的憂煩。而是脫不去,卸不掉,躲不開的實實在在的重負,是須臾不離壓在你頭上的一座山,是你承擔也得承擔,不承擔也得承擔的活著的代價。
我沒有想到人生是這樣艱難,假如我知道人生是這樣艱難,我就會對人生做出別樣的選擇。我會讓從前的人生活得沉重些,以便讓後來的人生更為容易。但實際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