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3 頁)
群星燦爛的年代|10月,赴四川考察的西南聯大人員已在瀘州南部的敘永找到了落腳點,準備先在此地建一分校,以待將來形勢變化再全部搬遷。史語所派出的副研究員芮逸夫,與同濟大學的王葆仁、周召南教授,也在宜賓下游找到了可供安置書桌的地點。於是,中央研究院在昆明的幾個研究所,連同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等學術機構,與同濟大學一道,又一次開始了大規模遷徙,目標是一個&ldo;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rdo;--四川南溪李莊鎮。
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指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研院在昆明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等兩個所,即中研院人文科研機構的全部力量,於1940年秋冬時節,分期、分批遷往李莊。與此同時,同濟大學也開始做全校大遷徙的準備,西南聯大亦派員前往敘永安營紮寨,欲把當年招收的新生遷往該地上課。
歷盡千山萬水艱難跋涉,1941年元月初,史語所人員攜帶青銅器、殷墟出土甲骨,以及孤本線裝書等600多箱國之重寶(按:從長沙遷昆明時,部分器物已轉移重慶等處),翻越山高路險的烏蒙山脈抵達李莊。1月18日,傅斯年從重慶沿長江水路匆匆趕往李莊處理史語所事務。
這個後來被稱為&ldo;抗戰時期中國文化四大中心之一&rdo;的李莊鎮,位於敘府(今宜賓市)下游19公里處的長江南岸,下距南溪縣城24公里,是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古鎮,號稱揚子江頭第一鎮(按:宜賓之上不再稱揚子江)。鎮內外除了具有川南風格的民居,另有自明代以來陸續興建的9座宮殿18座廟宇,外加兩座教堂。其建築規模稱雄川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曾是川南一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正是由於鎮區內外有了九宮十八廟和郊外一批龐大規模的建築群落可以租用,才使同濟大學和中研院的兩個研究所,以及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等共一萬餘人,遷往此地成為可能。不過,當時鎮內鎮外的廟宇宮殿,幾乎全被同濟大學所佔,史語所只好跑到距李莊鎮4公里外的板栗坳(慄峰山莊)張家大院安營紮寨。
板栗坳史語所舊址(俞國林攝)
山坳裡的身影(2)
儘管板栗坳離鎮中心遠了點,且位於一座大山的山頂,要從鎮內到達其地,需越過大片的稻田和樹林,然後上山爬五百多級臺階,但這個在晚清時候曾經暗藏刀兵的反清大本營,像水泊梁山的水寨一樣龐大壯觀。除當地人生活用房,尚有不少房舍可供租用,能安排研究人員和家眷居住,並放置大批古物與圖書等珍貴物資,倒也不失為一處理想的避難之所。
傅斯年到達後,開始找人修整房舍並著手分配。因板栗坳交通相對困難,特別是要爬五百多級臺階才到達山峰頂部的山莊,來往異常辛苦,考古組的李濟與梁思永兩個重量級人物都不想上山,自己在李莊鎮內找房租住。另一位重量級人物董作賓則不怕山高路險,樂意上山與眾人聚居。其餘的人有的樂意上山,有的仍想住在鎮內,但以霸氣著稱的傅斯年做出硬性規定,除李、梁二人外,所有研究人員與技工全部上山,並在山上成立伙食團,搭夥做飯,實實在在地過一段水泊梁山豪傑聚會的生活。為便於管理,整個住房與辦公場所基本以當地所命名的桂花坳、柴門口、田邊上、牌坊頭、戲樓院等幾處大院落為主。
傅斯年將房屋分配完畢,又搖晃著肥胖的身軀,急如星火地在李莊長江碼頭乘坐小火輪趕赴重慶,以中央研究院代總幹事的身份協助代院長朱家驊處理日常事務,史語所的工作先是由研究員李方桂主持,後由董作賓代為照管。
李莊時期中國營造學社舊址(王榮全攝)
與史語所一道遷往李莊的學術機構,還有李濟主持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梁思成主持的中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