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5 頁)
農民自由調理。
他也不贊成集中一切財力發展東部。
他的邏輯很簡單,東部發展過快,收入必然要增加,全國收入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物價上漲,一部分人買得起,大部分人買不起,這叫什麼社會主義,這叫什麼和諧發展?
如果全國大範疇增加收入開支,收入漲了,在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中國靠什麼來維持就業率和經濟增長?
所以,中央在政策上一定要均衡,還是他的那一套思想,均衡發展,不要追求速度,有錢的省就少投入一點,沒有錢的省就多投入一點,每個都是親兒子,不要有任何的偏向。
不要去搞什麼龍頭經濟,龍頭多了,中央的控制力就弱了,地方就敢和中央叫板。
如果物流成本低,在中部建廠靠近原材料產地,實際出口成本差不多,物流成本越高,東部發展相對就會越快,全國不平衡。
實際上,楊少宗此時的經濟理論和中國建設理論完全顛覆了老鄧的那一套,但他還是積極大膽的鼓勵新一代的領導人要有勇氣推陳出新,要堅持搞一套新理論,要有自己的理論思想,要與時俱進,要建立自己的地位,不要盲目相信過去的老經驗。
推出自己的理論,建立自己的地位。
這當然是好東西。
大家都想,可是,這個理論從哪裡來?
楊少宗的“綜合xing的平衡理論”就是為此而來,他將這一套理論稱之為“和諧發展觀”,所謂和諧,就是錢不一定最多,但是大家都差不多,你一個月一千,我差點,但一個月也有八百,窮沒有關係,咱們慢慢的一起發展,社會穩定,地區差距不能過大,階層差距不能過大。{zzzcn/首發文字}
地區差異過大,必然會導致物價失控,全面加薪也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治標不治本,所以,縮小地區差異ォ是中國長期發展和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鑰匙。
要投資教育,搞si立大,要把中專納入義務制教育範疇,逐步推出五年制大專的義務教育體系,要把工業人ォ的培養放在第一位,要堅持不懈的走工業強國的道路。
汪主席還是很有興趣,別的不談,“和諧發展觀”就是一個最好的東西,現在老鄧不在了,老人差不多都走了,沒有政治上的壓力,新的局勢變化又非常大,樹立自己的思想理論指導經濟建設和國家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來約定談兩個小時,結果談到了第二天凌晨。
這天晚上,楊少宗就單獨領了一個特殊任務,他要負責將“和諧發展觀”和“綜合國力平衡發展論”落實成具體的檔案、思想文稿,要做好體系xing的研究工作。
完成這件事的同時,他要親身帶隊去新加坡調查,參考新加坡的體制設想一套新的中國政策改革的新思路,有些東西不能照搬,別人叫廉政公署,中國就叫國家調查總局。
機構要裁減,大量的公務員要重新安置,怎麼安置……毫無疑問,繼續下海經商去,一大部分能夠壓入國企,然後跟著國企一起股份化改革脫離包袱。
事業單位要大幅縮編,不該由政府負擔的都縮掉,比如說公路運營部門,這個能夠股份化。
別人說股份化是為了效益,楊少宗說的更清晰——低工資,全國都走低工資的道路。
政府統管的面越小,特別是像下屬機構削減掉,能股份化運營就股份化,能si營就si營,將整個資金的運營效率壓縮到最高,中央財政就能夠減掉13,地方財政節省的就更多。
中央保持幾個原則,一,軍隊強大;二、國有資本運營收益率增加;三、政府廉潔高效;四、經濟發展,國力增強,老百姓過的踏實。
只需做到這四點就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