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5 頁)
國外服裝企業的合作建立一個正規化的基礎,從〖日〗本和淞州引入裝置在穆店坡工業區建廠,按照〖日〗本迅銷公司的要求、規格定製生產羽絨服、休閒服、工作服、西服,統一經青浦港出口至〖日〗本。
淮海市做為1984年就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某種程度上恰恰因為彭耀南這些守舊派的存在而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但這種對外合作的資格還是有的。
即便是從代工做起也很困難,因為〖日〗本迅銷公司的要求走出了名的嚴格,前些年一直是在香港和臺灣進行代工生產,隨著香港、臺灣的勞工成本迅速高攀,最終才開始考慮在內地代工。
聯絡上〖日〗本迅銷公司也是一個意外,這裡面還要感謝大谷會社的山崎社長從中介紹。
說真的,楊少宗並不是很相信沈一民能將旗山大青灣服裝廠辦好,但在旗山服裝總廠的專案上他還是非常慎重的從江西共青服裝總廠挖來了時任鴨鴨羽絨服廠的廠長張鼎光同志,這個時期的共青服裝總廠就是後來的鴨鴨集團,做為國內的大二型企業以及和幾任團〖中〗央〖書〗記的特殊關係,他們享有非常獨特的政治和經濟待遇,一直是國內對外服裝出口、代工業的龍頭。
楊少宗將張鼎光請過來實際上就是要借這種特殊的經驗除了張鼎光,其他的企業管理幹部都是在社會上公開擴聘。
有趣的是,楊少宗並沒有將賺大錢的希望放在旗山服裝總廠上,此時的旗山正在熱火朝天的投資著幾個大企業一旗山啤酒廠、旗山酒廠、旗山服裝總廠、旗山富邦飼料廠,這幾個廠代表著旗山未來幾年的產值希望。
在縣裡,中旗公司也在投資淮西富邦製藥廠、淮海大谷食品機械廠、淮西海馬摩托車廠,在深州,中旗公司擁有富旗公司和万旗公司的股份擁有香港聯想的股份。
在整體的大計劃1中,楊少宗還有三個新的突破點,他不求對聯想的大額控股,而是自己想透過中旗公司的運作在國內另外投資一家近乎於獨資的神州數碼通訊公司、美旗家電公司,同時在淮西海馬摩托車廠的基礎上進一步尋求對汽車業的突破。
計劃再恢弘沒有錢是做不到這些的。
可惜啊,除了旗山食品總廠,眼前的這些企業都還在一個投資創業階段,投入多,產出少,而楊少宗一貫的風格就是大投入大產出要麼不做,要做就砸下去幾個億做到產業龍頭的地位。
中旗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後,這些企業都直接劃歸中旗公司所有,和旗山食品總廠脫離了關係也算是為旗山食品總廠擺脫束縛和壓力,輕身獨行,而旗山食品總廠賬上約有8。5億的流動資金不能再輕易調動,何況這些流動資金對旗山食品總廠也非常重要。
楊少宗此時又開始缺錢了,他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中旗資產管理公司擁有的固定資產總額和銀行貸款,用銀行的錢來運作這些專案,偏偏1989年是國家銀根縮緊的一年,想要和銀行貸款不難,想要貸到一筆鉅款則幾乎不可能。
琢磨著這些個事兒,楊少宗被迫將目光放到了旗山養生堂,現在正是保健品市場很火爆的時期,如果能做好一個產品,並且從中套現50個億,楊少宗的所有夢想就都可蚊實現了。
解決問題的鑰匙只能是在這裡了。
在方石帶著七八個人的保健品營銷團隊從廣州轉戰旗山後,楊少宗打了一個電話給宋方舟,又將一直在旗山食品總廠負責魯省經銷供應工作的宋小bō喊過來。
這段時期,富旗公司主要是集中一切力量做地產生意,富旗公司的主力是在南海經濟特區大肆倒賣地皮,富旗算司控股的富旗置地公司則在深州、珠海紮根做地產專案,前者是宋建鄄負責,後者是潘時新和李光泗負責,宋方舟則在找其他的投資專案。
這天下午,大家都在旗山養生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