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2 頁)
&ldo;元帥先生&rdo;,希特勒終於開口了,&ldo;您似乎認為我會進行獨裁統治,其實,
我無意這樣做。如果您堅持要我在國會內取得多數,那末,我就要向國會提
出法案,授權我去處理特殊、緊急的事務。&rdo;他能讓國會透過一法令,問題
也可獲解決。
這,興登堡是無法接受的。他再次求助於希特勒之軍人責任感,試圖
將問題私下了結。
他試圖以在戰時把他們聯在一起的&ldo;老戰友之情&rdo;打動他。&ldo;在這件事
上,各自讓步一半,使你我能夠共事。&rdo;希特勒走了,與先前一樣毫不妥協,
但興登堡卻以為他已打動了這位前下士,他對梅斯納說:&ldo;好,看來這位希
特勒已一點一點地明白事理了。&rdo;
讓希特勒出任總理的請求向興登堡不斷湧來。兩天後,他覺得有必要
再次見他。這次,希特勒帶來了一份經過精心準備的宣告。宣告說,議會制
業已失敗,它已不能表達人民的意志。只有國社黨人才能阻止共產主義。聲
明要求興登堡委任他為內閣總理。
興登堡再次建設,希特勒需在國會內尋求多數,才能出任總理。希特
勒的反應是冷淡的。這次10分鐘的會見,再次以總統提出友誼為重而告終。
在爾後的數天裡,希特勒與梅斯納交換了冗長的信件,但試圖達成協
議的努力成了徒勞,因為希特勒一再堅持要出任總理,且要與巴本一樣擁有
全部權力。這個僵局引起了一群具有影響力的商界頭麵人物的關注,他們決
定向興登堡元帥直接施加壓力。這些頭麵人物歷來是國社黨的資助者。他們
覺得,國社黨上臺後,他們能左右經濟政策。例如,希特勒曾向依&iddot;格&iddot;法
爾本保證,他的政府肯定會支援他生產合成煤油。當年早些時候,在向凱撒
霍夫一向被稱為&ldo;友社&rdo;的團體發表的一次秘密演講中,他曾答應取消所有
工會和其它政黨。
11月底,39名商界名流(包括赫加爾馬&iddot;薩希特,前總理古諾,
以及像克虜伯、西門子、狄森、波希、霍爾曼和霍格勒那樣的實業鉅子在內)
聯名致函總統,請求他委任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這些實用派人物把賭注壓在
納粹黨身上了。他們堅信,希特勒的社會主義是個騙局,一旦上臺,他就會
成為資本主義的工具(此時,希特勒尚不是受益於德國實業界的主要人物,
&ldo;在推敲了各種事實後&rdo;,赫&iddot;埃&iddot;圖恩納寫道,&ldo;我們必須承認,德國實業
界的財政津貼之絕大部分是為了反對納粹的。&rdo;納粹黨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靠
黨費)。
議會制政府的各種機構給德國帶來的是政治上的停滯不前。興登堡發
現,他無法組成能與處於僵局的國會合作的新內閣。&ldo;我準備隨時卸任&rdo;,他
向中央黨主席‐‐他敦促興登堡捨棄巴本,他的風度也令興登堡高興‐‐抱
怨說。&ldo;倘使我得不到理應得到的國內外人士的信任,我絕不想將自己強加
於德國;對此,我是很自豪的。&rdo;由於各方令他沮喪,興登堡便於12月1
日將巴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