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5 頁)
大亨,開始虎視眈眈地轉向下一個目標:置地公司。
置地對華資地產商的誘惑是巨大的,它在香江經濟的心臟中環銀行區的黃金地段,擁有一個龐大的高階商廈組合,被譽為香江地產‘皇冠上的明珠’。控制了置地,才真正稱得上香江地產界的‘王中之王’。
三年前,市場上有關華資大亨收購置地的傳言甚置塵上,有說李加誠正在收集置地的股票,有說李加誠正與包玉剛聯手挑戰置地,甚至宣稱華資大戶將直接收購怡和,透過怡和控制置地,種種傳聞,不一而足。
怡和與置地確實形勢不妙——怡和尚在海外的經營中苦苦掙扎,盈利停滯不前,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僅持有約一成怡和股權,而怡和與怡和證券僅持有置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權,置地股價大幅低於其資產淨值,正是理想的捕獵目標。
面對危局,怡和主席紐壁堅與置地常務董事兼總經理鮑富達當果斷採取了怡和、置地兩公司相互控股的方式鞏固兩個集團的股權。
公平的說,紐壁堅與鮑富達這一手幹得非常漂亮——相互控股,加上港府將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定義從過去的百分之五十一修訂為百分之三十五,怡和、置地兩集團的控股權可謂是固若金湯,令覬覦已久的華資大亨難越雷池一步。
不過——
再強的防禦也架不住從內部瓦解。
鞏固了集團控制權之後,紐壁堅與鮑富達重振對香江前景的信心,尤其是置地,在鮑富達的主持下,置地的投資策略作一百分十度的轉變,罔顧當時香江地產繁榮時期已出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大肆擴張,從一名保守、穩健的地產投資商迅速轉變成一名活躍、冒進的地產發展商。
當然,在這期間置地的盈利確實也在大幅增長——八零年,因出售金門大廈及九龍倉股票,置地年盈利高達六點一億港幣,比七九年度增長一倍。八一年,置地的年盈利增至十四點三億港幣,再比八零年度增長逾一倍。
如此輝煌的成績,更令以鮑富達為首的置地決策層放棄了一貫奉行的保守、穩健、持重的投資策略,轉向冒進、急躁,投機。
在短短兩、三年時間,置地就迅速膨脹成為一家業務遍及地產投資與發展、酒店、零售貿易、電訊、電力供應等多元化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市值更是爆增到了近兩百億以上。
可以說,截止到八一年上半年,置地的形勢都是一片大好!
然而——
由於以鮑富達為首的置地管理層對香江政治、經濟形勢的判斷已與客觀現實嚴重脫節。
以至於,等到股市和樓市雙雙下跌、地產市道崩潰,置地開始出現嚴重的虧損,處於危城苦守的困局,風雨飄搖。
最最雪上加霜的是,徐存竟然在置地最虛弱的時候丟擲做空置地的股票。
老實說——
如果單單是徐存做空置地,也不置於要底蘊深厚的置地的命。
可一旦置地被徐存撕開一個大口子,那些虎視眈眈置地許久的華資集團一定會上來咬置地甚至是怡和一口!
雖然此時的華資集團同樣虛弱無比,可即便是這樣,它們也一定會不顧一切搶奪皇冠上的明珠。
所以,置地以及怡和絕不能讓徐存撕開甚至是肢解置地!
徐存要港島海旁的地王和美麗華酒店舊翼(鳳凰臺的股份就是添頭)過份嗎?
過分!
非常過分!
極其過分!
雖然置地以四十七點五五億高價投得的港島海旁的地王以及與佳寧合組財團以二十八億元購入的尖沙咀旅遊中心區美麗華酒店舊翼現在也就值五十億港幣。
可賬不能這麼算——要知道置地能拿下港島海旁的地王和美麗華酒店舊翼付出的可不僅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