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2/5 頁)
:“……大寧府在朵顏三衛手裡,他們都是méng古人。”
蕭凡豪邁的一拍xiōng脯:“一年之內,臣有把握叫脫魯忽察爾恭恭敬敬的雙手捧著將大寧府還給咱們……”
朱允炆:“…………”
“……北平曾是前元的大都,曾經的燕王府便是大都皇宮,遷都北平的話,不必大興土木再造皇宮,國庫的負擔會降到最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北平地處邊境,時常與méng古韃子jiāo戰,大明立國以來一直佈置重兵,而兵權是個很敏感的東西,jiāo給誰都不放心,若是將國都定在北平,便可以由天子直接掌握兵權,不使兵權旁落,這對朝廷和天子也是大有好處……”
“陛下,遷都關係著大明的國運龍脈,臣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提出來的,因為這件事只有我們這一代才能做得到,到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他們便沒有這種魄力去做了,甚至於我們這一代,臣也只能在陛下chūn秋鼎盛,年富力強之時提出來,說句實話,臣擔心陛下將來老了,失了進取開拓之心,凡事畏首畏尾,遷都之事永遠都只是一個永遠都決定不下來的空話,所以,臣只能在現在提出來。”
…………
…………
君臣二人在文華殿內商議了幾個時辰,這幾個時辰裡,蕭凡將遷都的利害說得清清楚楚,隨著一個個的位元組跳動,一件關係著大明未來數百年國運的大事漸漸現出雛形。
良久,朱允炆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雖然帶著深思之sè,卻比剛才輕快了許多。
不得不承認,朱允炆被蕭凡說服了。
除了那些客觀存在的經濟和軍事需要,最打動朱允炆的,還是“居安思危”四個字。
是的,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人裡面會不會出那麼幾個昏君暴君庸君,毫無疑問,將他們放在相對危險的地方,無疑比放在溫室裡細細呵護要強上許多,一個人只有經歷了磨難,才能不糊塗。
遷都,就是把他的後代從溫室中移出來,移到陽光和風雨並存的地方,讓子孫們受著陽光普照的同時,也接受雨急風驟的鍛鍊,這樣才能使他們強壯而睿智,不至於丟了洪武皇帝辛苦打下來的大明江山。
長嘆一口氣,朱允炆笑道:“蕭shì讀,為什麼你總是站在有道理的一面呢?”
蕭凡也笑了:“因為我一直都是講道理的,遷都是為了我大明社稷,並非一己之sī。”
朱允炆遲疑道:“遷都北平,可北平離méng古太近了……”
蕭凡豪邁一拍xiōng脯:“只要國都定在北平,有充足的糧草和兵員供應,臣保證,五年內,將méng古的草原大漠納入我大明的版圖!”
朱允炆眼睛一亮:“此話當真?你真能征服méng古?”
“臣願立軍令狀!”
朱允炆欣喜之情乍現即逝,苦著臉道:“就算朕答應遷都也沒用,朝中那些老頑固可不是省油的燈,這事若然提出,在他們眼裡便是大逆不道,他們真會跟你拼命的……”
蕭凡繼續豪邁的拍xiōng脯:“只要陛下答應,那些老頑固便包在臣身上,臣有把握讓他們答應!”
“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陛下,臣沒打算說服,但臣能保證讓他們屈服!”
ps:說句題外話,書評區裡,對明朝遷都一直有爭議,所以我不得不在章節裡把遷都的必要xìng寫出來,本來準備了一大堆的資料,但是我發現如果全部列出來的話,就難免有貼上資料騙字數的嫌疑了,我是個厚道人,不喜歡幹這種事,這章5900多字,硬是咬緊牙關不超6000,由此可見我人品的堅tǐng,至於遷都,書友們看過便算,歷史從來不是一家之言,我所說的便是我所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