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頁)
族建立的大遼的支援,後晉的開國君主石敬瑭將河北省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的十六座軍事重鎮(簡稱“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這樣一來,抵禦外族侵略的長城要害落到了北方遊牧民族手中,竟然長達四百餘年,直至被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收復。
軍事的疲軟、四夷的環伺、山河的破碎、外交的妥協,從客觀上增強了憂患意識。
第四,地理環境:
有一個名詞叫“生存土壤”,意在說明生存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因此,才有了“喜孟母,擇鄰處”的美談,當然,也不乏“近墨者黑”的案例。
岳飛的家鄉河北路相州府湯陰縣,屬於今天河南省的黃河以北地區,是“燕趙文化”的地理區劃。燕趙地區的土地是既遼闊,又貧瘠。這個地方的農業曾經一度繁榮,屬於著名的商品糧種植基地。但是自黃河改道,尤其是那場將“夢迴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後,河北平原的農業開始走下坡路,到南北朝的時候就已經不得不依靠大運河從長江以南運糧了,從可以支大鍋救濟災民的“地主”變成了等待救濟的“低保戶”。但寒冷的氣候、惡劣的生存環境,也造就了這裡的人們堅韌的意志、彪悍的體魄。
十二世紀的中國正處於遼、西夏、北宋多個政權對恃階段,而燕趙地區恰又處於農耕與遊牧的過渡地帶,因此而成為了交戰雙方或南進的跳板、或北伐的基地。比洗漱還頻繁的戰爭,增加了燕趙文化風骨、陽剛之美。易水河畔的慷慨悲歌,雁門關、平型關、喜烽口、古北口,那充滿著光榮與夢想的雄關、險隘,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從小就喜歡玩打仗的岳飛的人生之路。
第2節 點選率超高的民間武師(3)
岳飛大約在十四、五歲華時,沒有象我們今天絕大多數處於豆蔻年華的少年步入高中做考大學的準備,而是又師從於另一個武術教練——周侗。
周侗,北宋年間點選率最高的民間武師,以有奪牌實力的箭術而聞名於鄉里。據筆者曾經以為比道聽途說要準確一些的訊息稱,周侗是《水滸傳》中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豹子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的師傅。但後經好事者並不多餘的考證,得出了純屬文人杜撰、子虛烏有的結論。
大約這位周老師在正史中實在是鮮有記載,不要說高矮胖瘦、興趣愛好,連戶口所在地也模糊不清,似乎除了是岳飛的老師外就再也沒有什麼閃光的地方, 所以不得不借助點《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老先生的陽光,讓老周也燦爛一下。
周侗年輕的時候曾經當過湯陰縣的都頭,大約相當於現在縣公安局刑警隊隊長或隊副。只可惜老周的運氣沒有自己的同行,也就是《水滸傳》中的武松那麼好,幹了一輩子刑警,也沒撈著一隻老虎打,最後只好在默默無聞中離開了工作崗位。
同岳飛的前教練陳廣不同的是,這位周老師的荷包和名氣恰成反比,即雖然收費較低,但卻並不影響教學效果,絕對沒有一分錢一分“獲”的感覺。
第2節 點選率超高的民間武師(4)
在諸多弟子中,老周就如同趙本山發現“小瀋陽”一樣,看到了天資聰穎的岳飛,並很快將其成為今後自己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挖掘物件。
在其大多時採取的一對一“小灶”式教學模式下,岳飛不僅很快學會了左右開弓,還成為了一個只要不脫靶基本全中的選手。宋史記載,嶽鵬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侗,盡其術,能左右射。”據後世分析,單憑嶽鵬舉那一身不需要替身做掩護的功夫,如果生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就是去全球化的好萊塢發展,也不會是一件令人非常驚訝的事情,最起碼應該是華北地區縣一級電影院的票房保障。
當然,周老師也不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