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角度出發,拋開狹隘的民族主義,努力構建面向未來的關係。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為改善日本國民對中國的感情付出努力。
每當兩國之間的歷史、主權等糾紛浮到水面上來的時候,激進的民族主義就會把雙方的國民感情往利己的、排外的方向煽動,使政府之間冷靜處理問題的努力變得困難。
國家之間涉及漁業資源和海底的礦產、能源等的爭端,經常成為牽涉東亞地區的主權或領土問題。一旦這些爭端爆發,國家關係必然高度緊張起來。東亞各國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往往不把民族主義的高漲當做問題,但我們不應該忘記:狹隘的國民感情衝突正在損害著國家之間的關係,甚至影響著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主權或領土糾紛變得日益明顯後,透過媒體或網上論壇等平臺,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被煽動起來,常常陷入“要麼贏要麼輸”的零和博弈心態,政府從國內政治需求出發,就很難在外交上達成妥協。因此,東亞各國需要理性對待充滿風險的民族主義。如何防止和抑制關於主權或領土糾紛的潛在對立或緊張“表面化”?萬一問題已經“表面化”,如何冷靜對待?這些都是東亞各國政府必須理性思考的問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日本應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4)
外交談判平常透過互相讓步、合理分配利益,才能達成共識。而這些共識的取得,往往會招來國內的不滿和批判。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在涉及長遠的安全與繁榮的國家利益面前,應當頂住國內的壓力,堅持追求國家利益。
中日兩國政府共同努力結出的果實,就是2008年6月在東海進行合作上達成的協議。中日兩國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的過渡期間,以不損害雙方的法律立場而進行合作,是以一個現實而明智的方式達成的協議。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把東海變成“和平、合作、友好”之海,關係到兩國能否選擇雙贏的方式,從此拋棄零和博弈的鬥爭。這個協議從推進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角度看,確實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經濟上的“雙贏”
“冷戰結束後取得勝利的,不是美國而是日本。”日本似乎確實擁有過被如此評價的經濟實力,但日本經歷泡沫崩潰後,經濟陷入了衰退,國民的自信也隨之消失。而其背後,鄰國中國迅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在中國無論是形象上還是實質上都日益強大的情況下,日本人感到焦慮或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如何,對崛起中的中國的認識,將關係到今後對中日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的國民感情以及未來東亞秩序的構想。
中國是具有兩張名片的國家。一張正面是:經過改革開放,從世界各國吸收投資的過程中,取得驚人的經濟發展成就,變成世界的工廠兼市場的“經濟大國”。反面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相當於美國的國土面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大國”。
而另一張的正面是:人均GDP依然很低,擁有廣袤落後的農村,能源和生態環境等正在惡化的“發展中國家”。反面是:面臨腐敗、貧富差距等“社會矛盾”的國家。
毋庸置疑,兩張名片都是屬於中國的。不過,日本人對華認識卻往往簡單地傾向於其中的一方面,結果樂觀派與悲觀派交鋒,勝敗難分。很少有人能夠從客觀和大局的角度認識中國,平衡地分析並評價中國。
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和豐富的資源,教育和醫療的普及水平遠遠高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有綿長的海岸線,成為與有活力國家聯絡的紐帶。只要政治穩定、政策正確,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取得長足發展,因為它確實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