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這是人能想出來的?(第1/3 頁)
兵部併入五軍都督府的訊息震撼了各人,參與會議的諸位大臣都在回味著此事的意義,推斷著此事對於朝局的影響,在朱祁鈺宣佈決定之後,便沒了心思商議政務,各自回了衙門思考去了。
訊息很快便擴散開去,各個衙門基本都知道了具體情況。
吏部禮部等無關衙門的官員倒是無所謂,在他們看來,這無非就是一個談資而已,最多表達一下對於五軍都督府實權化的關注,和對兵部官員的同情,也可以說是憐憫。
但是都察院和六科諸官員的態度則是堅決抵制,尤其是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們,更是極度憤慨,叫囂著一定要阻止此事,奪回屬於都察院的權力。
六科郎則是將這件事視為皇帝對於六科聯手都察院彈劾石亨等人的報復,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大明天子親近武人。
兵部眾官員對待此事的態度頗耐人尋味,武選司郎中、員外郎和主事表示對此事極為歡迎,畢竟手握衛所土官的選授、升調、襲替、功賞,地位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甚至會略有提升,軍方那些粗坯想要升官,怎麼都避不開他們,平時收點孝敬還要注意避開別人,現在同為一個衙門的官員,走起關係更為方便了。職方司則是無所謂,反正他們掌握的是輿圖、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討之事,合併不合並沒多大區別,最為反對的是車駕和武庫兩個清吏司,他們擔心歸屬五軍都督府之後,每年的軍費銀子會被戶部卡住,到時候自己就難辦了。
至於太僕寺,一個本就沒有多大權力,只負責養馬的衙門,對於此事壓根就沒有反抗的餘地,只能接受。
散衙之後,吏部尚書王直邀請禮部尚書胡濙來自己家飲宴,同時邀請的還有剛剛從福建剿滅鄧伯孫的金濂,名義是為金濂接風洗塵。
三人都是老臣,彼此之間還算熟悉,客套了幾句便開始談論朝政。
王直道:“源潔,你說今日陛下突然要將兵部併入五軍都督府是何用意?老夫感覺絕不是因為都察院和六科聯手彈劾之事。”
“自然與都察院和六科無關,我也感覺此事乃是陛下蓄謀已久的。”胡濙點頭,說出了一樣的看法。
“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然陛下不可能將兵部的定位想得這麼清楚。”王直道。
“而且還從都察院手中拿走了監察衛所的權力。”胡濙補充道。
聽著二人的對話,一旁的金濂穩如泰山,他是正統十三年便遠赴福建剿賊,這幾天剛剛回來,朱祁鈺賜了幾天假期,目前正在家中休息,脫離中樞一年多,又換了個皇帝,已經完全不適應如今的朝堂了。
“宗瀚,你以為陛下此舉是何用意?”王直突然對著金濂問道。
金濂搖搖頭,道:“我剛回京,只與陛下見過一面,如何能猜到陛下的深意。”
“憑感覺隨便說說,不妨事的。”王直勸道。
“對,隨便說說,我等也需要你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不知情最好。”胡濙笑道。
“那我就隨便說說。”金濂緩緩道:“不說陛下,單說此事。”
“五軍都督府原是大都督府,掌軍旅之事,權勢不下於六部,裡面更是有諸多能征善戰之輩,為天子倚重。”
“然朝廷遭逢大難,土木堡一役,我朝武勳損失慘重,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等人均戰死沙場,雖然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曹鼐等文臣亦是為國捐軀,但我文臣底蘊深厚,有的是人才,而武勳一脈則是一蹶不振,至今也沒有出現英國公張輔那樣的領袖人物。”
“後瓦剌入寇,陛下委任兵部於尚書統管戰事,而於尚書又打贏了這場仗,所以理論上說,於尚書在軍事方面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之後又負責重建三大營,儼然洪武年間的大都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