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少年犯事件簿(第1/2 頁)
做這期節目的製作人似乎是個高手,整期節目的節奏掌握得很好,再加上主持人用那看似平靜的口氣,告訴著觀眾們一個殘酷的真相,法律很多時候是無法處置惡人的。
這個標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觀眾們的眼球,於是那期節目的收視率也異常的高。節目播出後,電視臺收到的來信與來電,創下了這個節目兩年來的最高記錄。很多人都分享自己知道的一些少年犯事件。
論壇上有許多眾人分享的貼子:
“我的母親兩年前出車禍死了,他們是去參加一場慈善義賣活動的,所有的資金都會用來幫助改善孤兒的生活。我的父母是很善良的人。然而在駕車回家的路上,一塊不知道從哪裡飛來的石頭砸碎了擋風玻璃,我的父親正在開車,直接被石頭擊中頭部,當場死亡。母親也在車禍後,搶救無效去世。後來經過警察的調查,發現石頭是不遠處的橋上兩個孩子扔的。更諷刺的是,那兩個孩子都是孤兒。而他們扔石頭只是為了惡作劇。而他們的孤兒院正是我的父母參加的慈善義賣的幫扶物件。我的父母被他們的捐款物件殺死了。然而那兩個孩子因為年紀太小,受到的懲罰不過是大人們的幾句訓斥罷了。”
“我準備搬家了,因為我鄰居家的孩子是個眾所周知的小惡魔,他十歲的時候就把同學的胳膊打斷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很害怕,可是當他知道孩子做了壞事以後是不用付出什麼代價的時候,他就開始膽子大了起來。從此以後幾乎變成了一個惡魔。他會故意去推孕婦,想看她流產的樣子;還會把不能行動坐輪椅的老爺爺故意往水溝裡推;也會去勒索其他年級比他更小的學生。當所有的小孩子都期盼著自己長大,成為大人的時候,只有這個孩子當著所有人的面說:自己不想長大,長大以後就不能為所欲為了。簡直讓人不寒而慄。最近我也懷孕了,不希望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種人身邊,所以我想換一個地方生活。”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聰明,由於接觸的資訊變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是小孩子,殺人不用犯法的。我的弟弟之前和我打鬧的時候就說過這句話,當然,他是個善良的孩子,只是開玩笑而已,但是依然讓我覺得寒冷。畢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善良的,被一些天生邪惡的孩子知道這件事以後,會不會引發許多不好的後果呢。”
“我認為不能把孩子看做區別於普通人的個體,不應該對他們進行刑法上過分的優待!建議降低刑法最低適用年紀!現在十三四歲犯罪的大有人在!建議把不予起訴的最低年紀降低到十二歲以下!”
“十一二歲的犯罪者我也見過,十歲最好。”
“我認為八歲。”
“根本不是幾歲的問題,我認為就應該取消這個所謂的最低年紀!小偷小摸的也就算了,萬一有那種危害社會的罪行,無論多大都要追究他的責任!”
“這根本不現實……”
“對未成年的犯罪者的款待,體現了司法界對人權的重視。說來有趣,【人權】這玩意兒不屬於人民,而屬於政治……”
……
和以往一樣,有關藤原圭作品的討論再度偏移到了更深層次的方向。
而這一次的討論尤其熱烈,關於這部電影的一個帖子的討論量甚至突破了一千條,雖然有多條評論是同一個人發的,但是在這時候,依然是個極為高的數字了。
也並不是因為《告白》這部電影比藤原圭以往的作品都收歡迎,而是因為參與網路論壇討論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告白》這部電影的總票房依然在向上緩慢積累,雖然現在上漲的速度變慢,但依然再漲,而就在此刻,春秋社也開始有動作了。
在電影還在拍攝的時候,藤原圭就與春秋社達成了合作協議,以16%的無條件版稅分成簽署了小說版《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