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萬軍中殺進殺出的壯舉,也不是我不想見識張飛張翼德那一喝喝退百萬曹兵的氣概。實是我知道此時我要是不跟著孔明去江夏求援,留在這裡便很可能死於被曹兵追殺的亂軍之中了。
孔明待到江夏正逢關羽和劉琦已經領軍前去接應劉備,他唯恐軍力不夠,便帶著伊籍去夏口起軍。我早知眾人肯定都會平安回到江夏,便以收拾住所為名沒有隨孔明去夏口。孔明因為忙於他自己的事情,便依了我,行色匆匆而去。
不久劉備他們果然安然無恙的回到江夏,軍中也開始流傳開趙雲和張飛在當陽長坂坡的壯舉。
翌日劉備與孔明、劉琦一起商量對抗曹軍的良策,我立在孔明身後,聽他說道:“曹軍勢大,極難抵敵,不如往偷東吳孫權,以為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從中取利,有何不可?”
劉備聞言便說:“可是江東人物極多,必有遠謀,安肯相容?”
孔明笑著說道:“今操引百萬之眾,虎踞江漢,江東安得不使人來探聽虛實?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風,直至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併。若南軍勝,共誅曹操以取荊州之地,若北軍勝,則我趁勢以取江南可以。”
劉備愁道:“此論甚高,但如何得江東人到?”
正說間,人報江東孫權差魯肅前來弔喪,船已傍岸。孔明笑道:“大事濟矣!”
我自然知道正是魯肅的到訪才促成了孫劉聯盟,等下他們見面之後,諸葛亮便要和魯肅過江,舌戰群儒,一展風采。
做為諸葛書童的我在孔明過江的時候自然將要陪同。按理說我現在既然已經得到了劉備對武陵郡的承諾,只要不作為的任憑歷史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發展下去,總會有當上武陵太守那一天。
不過即使當上了武陵太守也未必一定能避免關公敗走麥城的悲劇。這段時間在劉備軍中的經歷讓我認識到,要指揮作戰,僅僅依靠未卜先知還是遠遠不夠的。
當初諸葛亮火燒博望的時候,雖然腹有良謀,但要不是劉備付與其劍印,那麼徹底的相信他支援他,關張等主將要是不服他號令,他一樣也打不了勝仗。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軍械糧草,地形氣候,手下武將和文官的各自特點,軍士的軍械及訓練情況,等等等等,可並不像遊戲中那樣要錢便造市場,要糧便造農田,要兵便點募兵,要槍戟弓馬就點生產兵裝那麼簡單。
可這些在我當上武陵太守之前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權利去實踐的,我也不可能也沒時間先從管稅收的官員或者管生產軍械的官員慢慢幹起,不實踐便沒有經驗,沒有經驗很多事都會有偏差。我是深知道做任何事如果沒有執行力,那再好的計策都會白費的道理的。
現在沒有實踐機會是我怎麼都無法改變的事實,我知道我在這個時代唯一能依仗的便只有未卜先知這一個手段。
於是我決定還是在這種能力上想想辦法,做點文章,機緣巧合的是,我這次所瞄準的物件,便從性格魯莽很好上鉤的張飛,換成了老成持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魯肅。 已經有一些收藏了感謝
。。。。。。。。
要說官爵,我今晚可以說是毫無片功,要是僅靠和關羽、張飛二人的賭注就混上一個大官,劉備手下的所有人都肯定不服。
可要只混到一個在眾人看來已算不錯但在我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