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爾良曾一度“全線沉沒”。
事後,科學家們分析新奧爾良為何受如此嚴重的打擊,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這個城市位於世界上一個最易發生颶風地區的中央,處在這樣風口浪尖的位置,使得新奧爾良不免先天不足。聖路易斯大學的地球和大氣科學家蒂莫西·庫斯基說:“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新奧爾良希望成為一個湖。”而大自然也在其實驗的基礎上試圖將其還原。
如果這兩個風暴潮的發生已經淡出了你的記憶,那麼,還記得2008年,發生在緬甸土地上的那場悲慘的風暴潮事件麼?
2008年5月2日,熱帶風暴“納爾吉斯”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逼近緬甸,氣旋慢慢醞釀,而最終風速達到了每小時192公里,中心風力達16級。也許你會疑問,風力分級不是隻有13個級別麼?原來,這些新增的級別是2001年的時候才增補上去的,而最高階是17級。
因為緬甸已經40年沒有受到颱風的侵襲,災難經常是降臨在其鄰國孟加拉國的身上,因此,剛開始沒人對這個每小時20公里的輕風有所防備。當颱風發出最後通牒,即是愈演愈烈的大暴雨後,天氣突然靜止了般,既沒風也沒雨,只有陰霾與燥熱,政府開始意識到情況不妙,但三角洲的人們依舊堅信情況會跟過去40年一樣,最後風平浪靜、安然無恙地度過,正好當時又是割麥子的時節,人們就更不願離家了。
風暴失去了它的耐心,它開始由西至東橫掃緬甸,一時間摧拉枯朽,伴隨而來的風暴潮竟高達米,黑色魔爪所到之處生命蕩然無存,3萬平方公里的整個三角洲幾乎被海水完全淹沒,數萬人根本來不及也無法逃生,天翻地覆,如人間地獄,遍地廢墟、屍橫遍野。
5月9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員約翰·霍姆斯(JohnHolmes)計算得出緬甸的死亡人數應在至10萬人之間。聯合國救災機構則預估大約有200萬人無家可歸,而全部受災人數估計達2400萬,約佔緬甸總人口的一半。一年後的2009年5月2日,死亡人數依舊沒法確定,只有CNN援引的報告稱,18萬人在這場災難中死去。
極端氣候之致命武器(6)
同時,因為颶風席捲了緬甸的主要大米產地,而緬甸作為為數不多的大米出口國,此番劫難也牽動了全球的糧食供應。
這場風暴影響如此之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疏於防範,一方面,“納爾吉斯”刁鑽的路徑十分異常,它在正常的行進途中忽然調頭向東,並且狡猾地繞過了緬甸自認為是天然屏障的山脈,徑直衝向平均海拔不到5米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另一方面,緬甸氣象局雖然在臺風登陸前便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和預警,但他們卻忽略了致命的一點——風暴潮。災後,緬甸社會福利與救濟安置部長茫茫瑞(MaungMaungSwe)承認:“海潮引起的死亡人數多過風暴本身。高達米的風暴潮淹沒了低海拔地區一半的房子。居民們沒有任何逃生的可能。”
這些看似偶發性的風暴潮些災難已經讓我們開始在目前全球氣候形勢下慎重考慮是否該將其作為常態化災難,顯然,答案趨於肯定了。
科學家分析,氣候變暖使海溫升高,水分蒸發增加,水蒸氣凝結放出的熱量給颱風提供了更多能量,而且熱帶氣旋能強烈攪動海面,形成的風暴潮與推高的相互疊加,往往使風力更強,海平面異常升高,臨海區域潮水則暴漲。
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科學家克里·伊曼紐爾認為,“溫室效應使溫度上升沒有造成更多的颶風,但它們也可能使發生的颶風威力更猛。”他對自20世紀中葉以來發生在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上的大約4500次風暴進行了研究,發現在50年中風力平均增強了50%。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的《自然》雜誌上,他幾乎毫不懷疑,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