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2/2 頁)
&ldo;溫飽型&rdo;過渡。換個冠冕堂皇的說法,稱為博士後也不為過。專案是給薩爾州礦山局做的,我必須在那裡實地考察調研一段時期。
薩爾布呂肯市的規模還不及中國的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城大,卻是薩爾州的首府,在那裡我臨時租了一個房間,房東老頭就是個&ldo;二戰&rdo;老兵。他曾經作為坦克兵在北非和英軍打過仗,戰後成了個兵器迷,客廳的書櫥裡滿滿地擠了一排都是記載&ldo;二戰&rdo;德軍武器裝備的彩色畫刊。週末時我如果不回柏林,就經常和他一起聊天,混得比較熟,從他那裡我瞭解到薩爾區在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歸屬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透過《凡爾賽和約》將薩爾區從德國一刀割走,在那裡成立了一個形式上的自治政府,但實際上是由法國控制著該地區的經濟。1935年1月,薩爾區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決來決定該地區到底應該歸屬哪一個國家,結果是90的公民贊成歸屬納粹德國。法國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薩爾區離自己而去。
薩爾區的老百姓沒有料到,他們的這次選擇會導致一場災難。&ldo;二戰&rdo;中,薩爾區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在戰爭結束後重新被法國兼併。
1956年10月,薩爾區再次祭起全民公決的大旗來決定自己的歸屬,結果矢志不移的薩爾人又一次選擇了德國。
兩次脫離德國又兩次選擇德國,薩爾區民眾的&ldo;回歸&rdo;之心可謂執著。其中特別使我感興趣的是薩爾區在1935年的那次選擇。當時納粹登臺已經兩年,德國的國力迅速恢復,其周邊各國漸生畏懼,避之惟恐不及,而大批的薩爾人竟然會用公投的方式主動投入第三帝國的懷抱,足見其對納粹政治的認同程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