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新王朝更急於宣洩年輕的身體裡不斷湧動的力量,於是,在四合的城牆上便開出一個個門道。漢王朝的夢想和朝氣就從這些四開的門道淌流向四方。
漢長安城牆每面各開三門,西安門是漢長安城南城牆最西面的門道。從西安門進去就是未央宮前殿,當初砌門洞用做柱基的石塊至今還整齊地排列著。走上去,用手摸一摸,有秋一般的涼意。史料記載,當時城門建築全不用磚,而是在門道兩旁砌上一排石料,然後在其上立起柱子,六柱上置橫樑,再上築城樓。兩千年的歲月,讓那些做立柱的木料已經不復存在,只有黃的土層和灰日的石頭留了下來。
當年,那些為漢疆土征戰四方的將士,正是在這裡一次一次得到漢皇帝們隆重而又熱烈的餞行。漢元狩四年,那是漢武帝策動對匈奴最大規模的一次征伐,西安門外,雄心勃勃的大漢天子高舉酒盅,為愛將衛青和霍去病,以及數十萬將士壯行,然後浩浩蕩蕩的軍馬車隊從這裡出發,遠涉千里,深人到漠北追殺匈奴。衛青深入千餘里,擊潰了匈奴主力,而霍去病則北進兩千餘里,俘殺匈奴幾萬人。戰敗的匈奴人在他們的歌裡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蓄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而在戰敗的對手面前,得勝的漢皇帝們更是從不加掩飾地展示自己的強大和豪邁。漢武帝時,為了向少數民族使者誇耀,特製作了巨大的鐵酒杯,令其以杯飲酒。由於鐵杯太大太重,舉不起來,使者們只得低首乾杯中飲酒,這種形象就像牛飲水。而漢武帝和臣僚三千人坐在酒池臺上觀看取樂。
繁華的市場——東市西市
劉邦建立漢朝之初,由於連年戰爭,庫府空虛,財政困難,據說當時劉邦的車輦也不能湊起4匹毛色一樣的馬匹,而朝中將相只好乘坐牛拉的車子。面對這種局面,漢初各朝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不但獎勵農耕,宮廷還提倡節儉。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讓漢朝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增長了人口。到漢惠帝時,長安城人口差不多有50萬。
當時的漢長安城裡不僅街道縱橫,車馬穿行,而且已經有了規模頗大的“商業區”。據史料記載,漢長安城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一專門設立的“九市”,其中六市在道西,為“西市”,“三市”在道東,為“東市”(據說,今人所說的“買東西”,即從“東市、西市”得名)。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聚集了天下的財物,雲集了天南地北的客商。因為臨近渭河水陸交通便利,南方產的象牙、翡翠、黃金等物品,透過江陵北運到長安銷售;產於中原的絲綢、漆器、鐵器等也運到這裡買賣;而西域各國的土產、良馬、毛織物、樂器,各種奇禽異獸,經過絲綢之路輸送到這裡進行交易。
“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漫步在荒草掩映的田間小路上,“九市”的盛況只有追問於那些文人的作品,而心中的神往卻因為眼前的漠漠秋田而有些迷離。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當時漢長安城裡的市場已經堪稱“國際市場”。繁榮的貿易、開放的政策吸引來西方各國的使者和商人。
20世紀80年代中期,東市和西市的遺址被發現,考佔還發現,東市以商業活動為主,而西市則集中了各種手工業作坊,這些作坊有製作陶俑和磚瓦的,有鑄幣的,還有冶鐵、做銅車馬的,多達十幾座。一個以手工業為中心、一個以商業貿易為中心,這邊生產,那邊銷售,所謂前市後廠,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一條龍的市場。而這種市場設定,也證明了兩千年前工商業一體化已經出現。
興旺繁盛的市場交易催生了一大批富豪巨賈,個人財富少則百萬,多則敵國,而這些富賈更不失時機地彰顯著這種富有。據說,長安當時有個富豪叫韓嫣,為了炫耀他的財富,用黃金做成丸,每天彈出去的金丸有十餘顆,引得一群窮苦家孩子跟在身後揀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