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止在止,止無可止(第1/5 頁)
曲高,註定和寡。
當一件事對於品德要求太高,同時又沒有對等的回報,人們就會望而卻步。
比如。
在明朝做一位清官,效仿海瑞,不畏權勢,受萬千百姓擁護,後世留名。
然而。
海瑞過年的時候,就連買一吊肉,都能登上大明邸報頭條。
試問。
清苦至此。
你真能忍耐的住?
就算你可以……
你看著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跟你一起清苦,你會是個怎樣的感受?
同時。
周遭的同僚也會覺得你不懂規矩,故作姿態,屢邀直名。
你會被各種排擠。
屆時。
你是否還能守住本心?
若到了這一步。
你依舊能夠保持克己復禮,清正廉明。
那你確實可稱得上稱賢人。
但……
縱觀青史。
賢人、賢哲、聖賢,終究只是極少數的一小撮人。
世俗凡類,才是如同過江之鯽一般,數不勝數。
再拿後世而言。
你如果想要做醫生,就得做好三十歲之前,不掙錢的準備。
你如果打算做研究型工作,就必須耐的住寂寞。
你如果碰到一個摔倒的老太太,內心良知讓你上去攙扶,卻也有可能讓自己因此被訛……乃至於拖累父母家庭……
隨後某法官高呼名言: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上去扶?
這就是典型的法治和道德……雙重倒退。
你尊老助人,本沒有錯。
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卻是訛人者獲益,你背上了鉅額賠償,父母憂鬱成疾,未來所有人都不敢再扶老人,包括法律的公信力也為之下降。
這究竟是誰之過也?
故。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
仁德可做教化,以分清是非善惡。
唯賞罰明斷。
才能夠給予最為明確的引導。
做清官,未必就非要清苦的連肉都吃不上,此乃明朝俸祿太低之過,理當再加上養廉銀,退休金制度等等。
醫生,前期需要慢慢熬,中後期則越發吃香,甚至六七十歲都能被返聘。
對比尋常的工作,只要超過四十歲,一旦被辭退,往往就會變得舉步維艱。
研究型工作,只要有真本事,寂寞雖是寂寞了點,卻也意味著沒那麼多勾心鬥角,且待遇豐厚。
至於碰到摔倒的老太太,那確實得開啟攝像,爾後找幾個能夠為自己作保的目擊證人,再上去扶……或許會更為妥當……
……
回到此刻。
嬴政依舊是拿最擅長的法家,去抨擊儒家內聖。
復禮修身,無意求名卻得名,進而讓律法的賞罰條例無以為繼。
那這就是個人攪亂了世俗法紀。
理當不受推崇。
對面。
“閣下,我的禮在法上,並非是要違背賞利懲惡的共識。”
樂正氏神情淡然:“我剛剛已經說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然舉報奸邪可得賞,那自然應當取賞,以做表率矣。”
樂正氏再度複述了內聖對於財利的觀點。
嬴政毫不猶豫的道:“君子愛財,卻也輕財,如待客明悉心意,以示赤誠,貴客若是掏錢客套,反而會被視作玷汙了君子的誠意招待之心。”
“昔年伍子胥被楚軍追殺,一路逃逸到長江之濱,幸得一位漁丈人划船前來搭救,伍子胥猶是感激。”
“遂,在離別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