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5 頁)
張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支脈眾多,在全國各地發展成眾多名門望族。《廣韻》一書中列出張姓郡望為十四個: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鍵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張氏族譜》中則有“四十三望”之稱,除以上所列之外,還有太原、修武、上谷、滎陽、平原、京兆、河東、始興、馮翊、魏郡、鄭州等地。
分佈各地的張氏,“大抵皆留侯遠裔”,留侯指張良,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如,現在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過去稱之為河東。這裡的張姓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叱子,叱子在隋朝時任河東郡丞,自范陽徙居河東猗氏,傳四代有張惠貞,(張惠貞)唐玄宗時任宰相;嘉貞之子:延賞,唐德宗時任宰相;延賞之子:弘靖,唐憲宗時任宰相,史稱“三相張家”。
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過去屬曲江縣管轄,這裡的張氏,同屬晉司空張華後裔,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傳三代有張九齡,(張九齡)唐玄宗時任宰相,天下謂之曲江公。
陝西省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字文紀,東漢時任文陵太守,曾孫翼,字伯恭,任蜀冀州刺史,子孫自鍵為徒下邦,傳至德言,生策,策生張仁願,唐中宗時任宰相。
江蘇省蘇州市,過去稱吳郡,這裡的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字選公,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裔孫:顯,任齊廬江太守,傳七代有張鎰,唐德宗時任宰相。
河北省清河縣東北,過去是清河東武城,這裡的張氏,原來是漢氏留候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弟協,生魏泰山太守岱,自河內徒清河,傳至彝,為北魏侍中,隋末徒魏州昌樂,傳四代有張文瑾,唐高宗時任宰相,文罐弟文球之子張錫,武后及溫王時任宰相。
河間張氏,今屬河北,為漢常山景王張耳之後,世居莫山,裔孫張文蔚,唐哀帝時任宰相,張溶於唐昭宗時任宰相。
過去的中山,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定縣,這裡的張氏,是漢北平文候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青孫張行成,為唐太宗、唐高宗兩朝宰相。
魏郡張氏,即現在的河南省安陽市,世居繁水,青孫張大安,唐高宗時任宰相。
汲郡張氏,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衛輝市,世居平原,青孫鎬,唐肅宗時任宰相。
鄭州張氏,青孫張亮,唐太宗時任宰相。
安定烏氏張氏,也就是現在甘肅省平涼西北,出自張耳第十五代孫張烈。
敦煌張氏,為魏金吾將軍張恭之後。
此外,據《三國志&;#8226;魏志》記載: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馬邑,成為大姓。此處提及的“世居馬邑”,是否就是下一篇開頭提及的馬邑,因為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我不敢斷定,但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據《讀史方興紀要》記載:世居南蠻酋長龍信那,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其子孫便以張為姓。由改姓、賜姓形成的張氏,為原本就興旺發達的張姓,增添了新的屬員。
張氏從中原遷往福建,始於西晉末。據《臺灣省通志&;#8226;人民志&;#8226;氏族篇》記載:晉代從中原入閩者共有十三姓,其中第三即為張氏。唐代,中原張氏又兩次入閩,一次是唐高宗時期,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省)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到福建省南部平亂,率領五十八姓七千名將士,後均留居福建省漳州安家落戶,其中軍職可考的張姓人有:分營將張虎(伯紀)、張龍,醫士張光達,隊正張來、張本儀等。另一次是唐僖宗時期,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領二十七姓五千人入閩,有固始人張睦隨從前往,居古田之梅溪,累封梁國公,葬福州赤塘山。還有固始人張延齊等兄弟三人隨從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