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一些網遊總是明裡暗裡宣傳自己是“*的溫床”;一些網頁遊戲用所謂“108后妃等你來上”之類的話語*玩家;一些遊戲每隔幾天就爆出一些所謂的“美女玩家”,以基本上只遮住關鍵部位的類似《花花公子》、《太陽報》三版女郎的方式來宣傳遊戲,以求提高知名度。結果這一切都讓世人誤以為網路遊戲是一個黃色、下流的虛擬世界。不用調查研究,不用深入遊戲,就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主觀判斷,而這種順延的思維也灌輸到了他們對《魔獸世界》的認識中。
網路暴民≠魔獸玩家(2)
還是毛主席那句老話說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先去調查一下吧!不過小心,別自己也“沉迷”進去“吸”了“毒”啊!當然,這裡也不排除很多批評者一邊批評,一邊盯著別人家的“菜地”,準備去“偷菜”。
分析三:《魔獸世界》宣揚暴力和殺戮?
然而,一些掌握了話語權的“社會賢達”卻一再對媒體表示,以《魔獸世界》為代表的網路遊戲都是暴力的殺戮場。我不否認在遊戲中存在暴力的一面,但凡是MMORPG,都會有戰鬥元素存在其中,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也同樣會出現在虛擬世界之中。
這些“社會賢達”們自己沒有玩過《魔獸世界》,因此他們沒看見魔獸中的人物造型其實並不那麼可怕,甚至還有點可愛,也不知道魔獸並不強調個人的橫衝直闖,而是希望玩家協同作戰,共同克服強敵。比如,面目猙獰的副本Boss對團隊協作的過分苛求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其實這完全可以視作是一種拓展訓練。
有媒體曾經報道過美軍利用《魔獸世界》的副本戰來培訓團隊精神、一些西方國家的中小學也透過《魔獸世界》來增強同學之間的友情的新聞。當然,一些“權威人士”也承認遊戲增進了團隊精神和凝聚力,不過他們用了另外一個詞彙——團伙。“團伙性,比如打怪,一個人是打不贏的,一定要達到相當的人數一起打才行”。“團隊精神”和“團結”的概念被換成“團伙性”,立刻從褒義詞或中性詞變身成了貶義詞,直接讓人透過慣性思維認識到團伙性必將導致犯罪—— 一般提到有組織的犯罪才叫“團伙”。中國的文字如此巧妙,就如同“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這兩個詞,換個“馬甲”,立刻意義兩樣。
換言之,人們是否真見不得遊戲虛擬世界裡面有廝殺呢?如果按照一些“社會賢達”的慣性思維,沒有妖魔鬼怪才是好的網路遊戲,那就真的天下大亂了。《藍貓虹兔七俠鎮》應該被視作是“毒品”,《黑貓警長》、《葫蘆兄弟》也該歸屬此列。《地道戰》、《地雷戰》最好別讓小孩子看,那多暴力啊!再說,四大名著裡面,《三國演義》、《水滸傳》說的都是打仗,那暴力場面的渲染,就說“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紅的白的都出來了,還不暴力嗎?當然是“少兒不宜”。此外還有關於潘金蓮、潘巧雲等人偷情的描寫,還不*嗎?自然也是“少兒不宜”。《紅樓夢》講的是愛情,還是十幾歲的未成年人談戀愛,這不是提倡早戀嗎?《西遊記》一直被視為少兒讀物,但裡面也有妖魔鬼怪、打打殺殺,所以未成年人最好也別看。結果呢?按這種極端的思維,我們的未成年人最好什麼都別接觸才好。至於國家評選出來的那些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國產原創網路遊戲,自然都該被查禁了。
當然筆者也不否認遊戲存在負面影響。畢竟長時間遊戲,對於一個人,無論是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儘管遊戲虛擬世界中不可避免地會有現實社會中一些負面問題的投射,儘管遊戲虛擬世界也不可避免地會和現實社會接軌,難免造成諸如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