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5 頁)
著李行之,滿臉熱情親切,問東問西——從李行之小時的艱難到長得如何闖下一番基業,最後談到李行之的婚事,感嘆連連;又說起李行之父親從前往事,但聽到大仇已報,唏噓不已,頓時又痛哭流涕。累得一旁的老爺子也感嘆不已。
李行之看著身旁這個不知又從哪裡冒出來的叔父,分明是個壯漢,但這回又是鼻涕又是眼淚的,讓他頗有些招架不住。心底,也為這份真摯的親情感動,雖然這可能與他這個外來者無關,但此時也不自覺的把自己代入其中。
到底走南闖北歷經風霜,不多說,李順大袖一拂,臉上涕泗盡去。
“我此次回來,除了準備將手上一批馬匹賣掉之外,還打算弄些上好茶磚回去。不過,父親特地囑咐我要代他去隴西宗族祖祠拜祭一番。”
“你要去族地?”老爺子轉頭看向李行之,道:“好些年沒回去過了,此次我也要去一趟。正好讓清兒認祖歸宗!”其實這件事老爺子早就有想法了,不過近兩年李家迅速擴張,離不開。這才待到今日。
“如此正好!”
既定,當下整理行裝,不日便乘船,自渭水而下,至秦州,從陸路到成紀。
成紀李氏,宗族偌大。成其大者,自飛將軍李廣而始,到隋末唐朝,李淵取天下之勢而擁帝位,再到太宗李世民,無一不是其中佼佼。
而李高這一支,已經是偏遠旁系。不過,祖上也曾顯赫,乃梁朝昭王李暠。先輩曾得罪唐王,被貶為罪人,不得不轉投商行,但終究在族譜上留下字號。這是老爺子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事。
李淵父子據大位、問鼎神器,成紀李家也隨之聲望隆厚,幾乎獨居成紀一縣之地。自唐立,成紀一縣,人群便往來不休,修族譜的、認祖歸宗的,每日都有。
清明將至,春開寒去,人士更多。李行之一行人便跟在這人群中,浩浩湯湯的往李家本族駐地而去。
一路所見,除來往人群,周圍盡綠水青山,其下溪水帶繞,旁邊一塊塊已經開墾的農田鋪開,正是世外桃源一片。
轉過到彎,眼前豁然開朗——一叢叢聚集在一起的,全是褐黃木屋。木屋簷角高翹,神獸含瑞而立。被木屋圍繞其中的,是一座烏黑瓦石築成的巨大祠堂,堂頂竟奢侈的鋪上金黃琉璃,在太陽下,亮得人眼炫花!
隨之,一股沉重、肅穆、宏大的氣勢壓迫而來!周圍本來竊竊私語的眾人,頓時靜寂無聲,如同朝聖一般,看著眼前宏大建築,不少眼含熱淚而駐。
李行之看著眼前建築,即便是見慣了後世動則百米高的大廈,也不覺深思冥動。對於這認祖歸宗之事,他到沒有什麼抗拒。前一世,聽家裡老人說,自家出自成紀李氏;還要他長大後去看看。
卻不想,世事弄人,上一世沒來得及到成紀祖祠看上一看,到了這個世界,到了這千年之前,他卻站到了祠堂之前。
李高一支不過經商之家,雖祖上不凡,但在這宗族之中,地位還比不上一般的人家。因此,住處被安排在偏遠角落。
到了清明前一日,萬家燈火盡沒,吃些冷粥寒面,用春酒、清茶或甘泉水理了腸胃,沐浴全身、清掃宗族祖地。一應事務做完,還需折柳插門,以示清明之意。
前邊,有小童“楊柳垂青線,林立掛鞦韆。”後面,數十少年“修竹作門、絡網其上”,蹴球而角勝負。
正是: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
第二日,清明方至。
待到冥幣、黃紙飛滿天的時候,李行之一行人才被通知前去參加族中祭祀。
李行之站在祖祠前偌大一塊平地之上,裡面人頭如簇,中間讓開一條寬道,鐘聲禮樂一響,六個大盤鋪上絲帛,上供犧牲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