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字。他治軍雖嚴,卻嚴而不酷。有一次,他看見提轄官鞭打軍士,就立刻制止,說只要教訓教訓他就可以了。嶽飛對待部屬嚴中有寬,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與士卒同甘苦。自己以身作則 ,&ldo;一錢不私藏 &rdo;,嚴禁部將剋扣軍俸。他平日時常和最下等的軍士共餐,酒肉一定均分部屬,如果酒太少,就攙水共啜。行軍時,逢軍士露宿,自己也不入館舍;出征時,命妻子遍訪將士親屬噓寒問暖;戰鬥時,時常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營中有傷病兵士時,嶽飛則親手為他們調藥,親自慰問。全軍同心同力,每次舉行抗金誓師,嶽飛談到祖國的禍難,往往熱淚橫流,全軍戰士無不受其感動,紛紛表示願效死力。
嶽飛的努力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後來幕僚黃縱看 到一名士兵,在寒冷的天氣只穿一件單麻布衫,問起情由,這個士兵回答說 :&ldo;別的軍隊都剋扣軍俸,還強迫士兵作絲棉襖,自己雖然穿得暖,家眷不免挨凍受餓。嶽相公則不然,不剋扣一文錢,俸錢聽憑士兵自由支配。我因家口多,花銷大,又不是長官剋扣我,有什麼可以怨憂的呢 ?&rdo; 像嶽飛這樣平明正直的統帥,必然贏得將士的信任和愛戴。
紹興四年(1134年),宋金雙方軍事處於對峙的勢態。南宋政府十分重視江淮地區的防禦,在建康、鎮江分別設定帥府,屯兵十萬,由老將韓世宗等統率重兵駐守,東線&ldo;可恃以安&rdo;。
吳玠兩兄弟守川陝,於這一年冬取得了仙人關大捷,擊退了兀朮統率的十萬大軍的進攻,此後5年,金軍未敢輕舉妄動。西線穩住了。
敵人的目標轉向中線‐‐長江中游的防區。前一年冬,兀朮會合李成的二萬偽軍,在開封西北的羊馳崗同宋軍會戰。李橫、牛皋等軍沒有鎧甲,被金方的重甲騎兵擊潰。宋軍從此一蹶不振,到十月為止,不僅伊陽的鳳牛山寨、鄧州(今河南鄧縣)、隨州、襄陽府等重要據點相繼失陷,連處在第二線的鄭州也被敵軍攻佔。
襄陽和郢州的失守,使南宋長江防線形成巨大缺口。劉豫得意忘形,準備在下一年,即紹興四年麥熟 後,大舉南下。李成還派使者去洞庭湖,企圖聯合楊麼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策劃南北夾攻,先佔荊湖,再順江東下,消滅南宋政權。
面對中線防禦出現的新情況,南宋最高統治階層憂心忡忡。有人提議讓嶽飛駐防鄂州,擔當中線防守的主帥。朝廷沒有同意,認為嶽飛資歷尚淺,結果派了資歷較高的神武前軍統制駐屯鄂州,仍讓嶽飛屯戍長江中游另一重鎮江州。
在嶽飛得到李成和楊麼起義軍聯合行動的情報後,認為只有力爭在紹興四年麥收前,先發制人,破李成,復襄漢,才能粉碎偽齊南北夾擊的計劃,並提出了收復襄陽六郡,北伐中原的外線作戰計劃。嶽飛非常有遠見,謀略高人一等,他認為要安定兩湖民心,穩住中線,必須收復襄陽六郡;要拔掉嵌入江淮與川陝之間的楔子,恢復兩地聯絡,必須奪回襄陽六郡;要恢復中原實現中興大業,也必須收復襄陽六郡。高宗極其認真地看待嶽飛的方案,就收復襄漢的戰事,和臣子們多次進行詳細的討論。最後,高宗決定由嶽飛出師,劉光世派兵增援,神武前軍統制仍按早先的佈置,牽制楊麼起義軍。
紹興四年(1134)五月,嶽飛被任命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蘄制置使兼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率軍渡江北伐。但在這之前,三省、樞密院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 ,系中央最高行政部門;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 ),給嶽飛的這次出征規定了不得越出六州軍界、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等五個&ldo;不得&rdo;的限制。由此可看出,高宗此次舉動不過是為了守住長江以南的半個中國,他擔心嶽飛的力量從此強大起來,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