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屠城三日(第1/2 頁)
不過才到正午時分而已,四面八方的城牆就已經全部被攻破了。
崩潰的大宛敗軍慢慢匯聚到王宮之中,秉答滿臉都是血汙,站在宮門上,絕望地看了一眼時不時傳來絲竹之聲的大殿。
叛亂的貴族們全都環繞在他身旁,但卻沒有任何人說出投降這兩個字。因為當西秦王親臨戰場的時候,當屠城的旗幟高高豎起之時,他們便已然明白,這場戰爭不是生存就是死亡,根本不存在其他選擇。
西秦軍緩緩圍聚在王宮之外,劉胥騎著安車,一路斬殺敵寇而來。所過之處,軍士們無不歡呼雀躍。到達宮門之後,他並未下令讓人直接發起進攻。畢竟,剩下的敵人都存有必死之心,如果只為了這些蠻夷而消耗漢人的精銳力量,實在不划算。
於是乎,在劉胥的命令之下,各級軍官帶領士兵們取來弩箭,瞄準王宮不斷射擊。直到箭囊全部射空之後,又有八位力士抬著撞木上前,在“duang duang duang”的撞擊聲中,王宮的宮門開始出現裂痕。
沒過多久,門閂就被斬斷了,城門洞裡擠滿了大宛人最後的兵力。他們並肩而立,手持長槍擠作一團,妄圖以螳臂當車之勢抵擋西秦軍的進攻。
面對這些負隅頑抗的敵人,西秦軍毫無憐憫之心。因為在戰場上,敵人就是敵人,只有將其斬殺殆盡,才能確保自身安全無虞。
負責攻打城門的校尉並未立刻命令士兵衝鋒陷陣,而是撿起腳邊的短矛。見此情形,麾下士卒們心領神會,紛紛效仿,開始在戰場上收集短矛。待校尉率先出手後,一波又一波的短矛如雨點般射向大宛軍。
大宛人自知漢人瞧不起自己,甚至連最後一絲尊嚴也不肯留給他們。於是,秉答強忍著內心的痛苦,提起長刀,義無反顧地向西秦軍衝殺過去。其餘幾十名貴族見狀,亦步亦趨,學著他的模樣一同殺出城門。
奔出不過十幾步,短矛射來將他們釘在了地上。秉答被十幾根短矛插入身體卻沒有立即死去,被血浸染的眼睛裡,紅色的世界出現了一名玄甲紅披風的西秦軍,他握著環首刀走到秉答的身旁。毫不猶豫的拽住秉答的頭髮,將他的頭顱割下掛在腰間。
劉胥制止了士兵們對王宮的破壞行為,並嚴令禁止任何形式的損毀或掠奪。他打算將這個地方保留下來,作為未來的行宮使用。然而,對於皇宮內正在發生的清洗行動以及宮人所遭受的暴行,他卻選擇視而不見,只是要求士兵們將這些人拉出宮外再行處置。
大宛王已經死在自己的王座之上,當西秦軍攻破城池之時,他便毅然決然地喝下了毒酒。王座之下,匍匐著大宛王的嬪妃、舞姬以及樂師們。她們渾身顫抖著,淚流滿面,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恐懼。當西秦軍闖入大殿之際,她們發出驚恐的尖叫聲,緊緊地擠成一團,試圖尋求一絲安全感。
士兵們毫不客氣地將這些女人一個接一個地拉出殿外,仔細搜查她們身上攜帶的珍貴物品。隨後,她們被驅趕至殿外的廣場上。這些人的身份頗為特殊,士兵們並沒有對她們進行侵犯,但劉胥卻毫無憐憫之心地將她們賞賜給了最先攻入王宮的那支部隊。
在離開王宮之前,劉胥只給士兵們留下了一句冷冰冰的話語:\"非漢人者皆為蠻夷戎狄,等同牲畜。\" 這句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劍,深深刺痛了每個人的心。它不僅揭示了劉胥對異族人的歧視與輕蔑,更凸顯了他內心深處的冷漠與無情。
劉胥一臉嫌棄地看著那張大宛國王的王座,讓親兵把馬紮拿過來,然後坐在宮殿門口等待著關宇一夥人的到來。這是他們第一次進行屠城行動,由於缺乏經驗,當成功控制了貴山城後,各級軍官都在約束部下,沒有立即舉起屠刀大肆殺戮,而是紛紛趕到王宮聽從劉胥的指令。
當所有人都聚集起來後,劉胥開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