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統一六國——滅楚國(第2/4 頁)
猛。
秦軍在楚軍的突襲下,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二十萬秦軍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最終,李信帶著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撤回了秦國。
咸陽宮的大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嬴政坐在王座之上,臉色陰沉,目光深邃而複雜。
李信跪在殿下,頭深深地低著,滿心愧疚與自責。
嬴政沉默良久,終於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李信,此次攻楚之敗,你可知錯?”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
李信咬了咬嘴唇,聲音略帶哽咽:“大王,臣罪不可赦,未能完成使命,致使秦軍受損。”
嬴政微微眯起雙眼,腦海中快速閃過楚國廣袤的疆土和複雜的局勢。他長嘆一口氣:“李信,寡人深知楚國地大物博,攻之不易。你之失敗,雖有輕敵冒進之過,但亦竭盡全力。”
李信聞言,眼中泛起一絲淚光,沒想到大王竟能如此理解自己。
嬴政站起身來,走下王座,來到李信身前,伸手扶起他:“此次失敗,當為教訓。日後還有機會為秦國建功立業,重振軍威。”
李信:“大王寬宏,臣必當銘記此次教訓,苦練兵法,以待來日為大王破楚!”
嬴政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而銳利,望向遠方,心中的統一大業之火燃燒得更加旺盛。
元前 224 年,王翦面對強大的楚國,王翦更是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戰略眼光。他深知楚國的強大,堅持要以六十萬大軍出征。比前面李信出征楚國增加三倍兵力。
王翦不僅軍事才能出眾,還深諳為臣之道。他懂得在功高震主之時,透過自汙等方式消除秦王的猜忌,得以善終。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出征楚國。楚國也傾全國之力,集結大軍抵禦秦軍。
王翦不與楚軍正面交鋒。他下令秦軍在楚地安營紮寨,堅守不出。士兵們每日休養生息,進行操練。
項燕多次挑戰,秦軍皆不應戰。時間一長,楚軍計程車氣逐漸低落,糧草供應也出現了問題。
而在秦軍這邊,王翦卻在暗中觀察著楚軍的一舉一動,等待著最佳的戰機。
終於,項燕決定率軍東歸。王翦看準時機,下令秦軍全線出擊。六十萬秦軍如猛虎下山,向楚軍撲去。王翦趁機追擊,最終楚軍潰敗,項燕兵敗自殺。
公元前 223 年,王翦率領的秦軍乘勝追擊,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至此滅亡。
項燕的英勇抵抗雖未能改變楚國被滅的結局,但他的事蹟彰顯了他對楚國的忠誠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在楚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後人項羽在秦末起義中,也繼承了他的英勇和反抗精神。
在這場秦楚之戰中,秦國的王翦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沉穩的指揮才能。他不急於求成,以逸待勞,最終一舉擊敗楚軍。而楚國的項燕,雖竭盡全力,但無奈楚國的綜合國力與秦國相差懸殊,最終難挽敗局。
此時的嬴政,三十七歲,他站在咸陽宮的高處,望著南方,秦國的統一大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嬴政高坐於駿馬之上,踏入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這只是征服的開端,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片桀驁不馴的土地納入大秦的版圖。
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各國的殘餘勢力如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伺機而動。而楚國的貴族們,雖已失去了昔日的榮光,卻不甘心就此沉淪,他們在暗中謀劃,妄圖恢復往日的權勢。
嬴政決定以鐵血手腕與懷柔政策並行。面對楚國貴族的反抗,他毫不留情。一場盛大的宴會在楚宮舉行,嬴政高坐主位,目光掃過臺下的楚國貴族。
“諸位,楚國已亡,天下歸一乃大勢所趨。若爾等誠心歸順,朕自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