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這才……”
“放屁,爾血口噴人!,本官何曾如此行事!”王栓一聽之下,大急了起來,立馬出言反駁道。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王刺史急個甚子?”劉七冷笑了一聲,不再理會王栓,轉過身來,看著一眾親兵護衛,慢條斯理地道:“來人,去看看刺史府文書可曾帶到?”
劉七話音剛落,數名軍漢捧著一疊子文稿從後頭擠了出來,高聲道:“報,劉將軍,刺史府文件已帶到,據查,城中富戶曾數次上文,請求發放津貼,皆留有底稿在,請將軍與萬御史詳查。”
“誣衊,誣衊,這是誣衊……”事已至此,王栓知道自己算是徹底完了,頓時高叫了起來,氣急攻心之下,一口血沒憋住,噴將出來,身子搖了搖,往後便倒,立時陷入了昏迷之中,人群頓時為之一片大亂……
採集( )
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三,安西都督越王李貞長子淮南王李純滿月;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七,越王李貞納龜茲國明月公主為孺人,西域各國紛紛來賀,並藉此機會達成密約十數份,除與吐蕃簽署友好通商之和議外,昭武九姓國中之康國、安國、曹同、火尋國四國皆上表請求內附大唐,餘下之休國、吐火羅等五國雖不曾上表請求內附,卻也表達了欲與大唐友好通商之意,而吐谷渾更是與越王李貞簽訂了攻守同盟之約,所達成之各色密約李貞均未進行最後之拍板,而是以八百里加急之軍報送往長安由太宗李世民進行最後的定奪。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九,安西大都護府下屬之伊州因刺史王栓行為乖張,白晝宣/淫,罔顧國法,以致險生民變,幸得前往伊吾城視察之督察御史萬仲鳴處置得當,始倖免成難,越王李貞自感御下不嚴,以致有此變故,特上表自請處分,並以安西大都護府之名下令暫免王栓伊州刺史之職位,由伊州司馬李斌暫署伊州政事,並請求聖上早派新任刺史前來伊州履任。
貞觀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安西軍報抵京,朝野為之一震,對於是否要接納四國內附之事眾說紛紜,朝堂間為此展開激辯,贊成者以為此舉乃是揚我國威,擴大疆土之大好事,而反對者則以為諸國遠離中原,不好管束,況且皆離西突厥近在咫尺,一旦受攻,我大唐無法及時援救,易損國威,再者,萬里發兵出擊也非易事,建議暫時擱置不理,以待來日,幾經激辯後,上納兵部尚書李道宗之言,準四國歸附,設為四州,隸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各國國君皆封世襲刺史,並詔令在四州內推行漢學,由禮部、安西大都護府共同負責此事。
朝堂中為了諸國內附之事激辯不休,反倒因此而忽略了伊州刺史一案,滿朝文武中竟無人對素以放縱而聞名的王栓施以援手,即便是吳王一系官員也因著此事實是荒謬絕倫而不敢沾手,督察御史萬仲鳴之彈章一上,吏部、刑部皆通行無阻,上震怒之餘,下詔將王栓貶為庶民,緝拿入京,交由有司加以議罪,並下詔調禮部員外郎程葛為伊州刺史,趕赴伊州就任。
貞觀十七年五月初八,京師邸報傳到安西大都護府,隨同前來的還有密旨一封,乃是李世民之親筆信,信中對李貞整體的戰略佈局加以肯定,但對於李貞提出的增加軍隊編制以及朝廷多撥兵器、糧秣一事卻以戶部資金排程困難為藉口,予以否決,至於增派工部懂行之官員加強安西之棉田基地建設一事倒是大加讚賞,大筆一揮,立馬從工部官吏中撥出十數名郎中之類的中層官吏率數百工匠前往安西,全盤負責安西棉田建設一事,以解決李貞的後顧之憂。
“父皇這是既要馬跑,還要馬不吃草,呵呵,還真是有趣的緊麼。”李貞看完了李世民送來的密信,不由地露出了絲苦笑,無奈地聳了下肩頭,隨手將信遞給了端坐在自個兒對面的莫離——諸國內附一事之處置本就在李貞的意料之中,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