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在響著。
“啟奏陛下,漢王殿下求見。”正當李世民即將發作的當口,內侍監高堯從殿外走了進來,急步走上前去,恭敬地彙報道。
“宣。”李世民正在氣頭上,冷著臉,沉默了好一陣子才揮了下手說道。
“兒臣叩見父皇。”李貞一進入大殿,立馬發現氣氛有些子不對勁,不過這原本就是意料中事罷了,除了治典的事兒,怕也不會有其他事能將老頭子氣成這副樣子,若是有可能,李貞著實不願在此時出頭的,只可惜一來李貞賺錢心切,二來嘛,也只有李靖上朝的日子李貞才能得空,要想上本也就只有趁這等時機了不是?
“免了,貞兒,爾有何事如此急地要見朕?”李世民儘管心情不好,可他畢竟不是個昏君,那等遷怒於人的事兒是做不出來的,沉吟了一下,儘量溫和地問道。
啥事?嘿,自然是賺錢的好事嘍,您老爺子得名,咱就得利好了。李貞心裡頭得意著呢,可臉上卻很是平靜地道:“啟稟父皇,兒臣有本上奏,是關於治典之事……”
李貞話還沒說完,李世民的臉立時耷拉了下來——那頭三個兒子正爭得不可開交呢,這頭又冒出個李貞來了,還真令李世民氣不打一處來的,恨恨地揮了下手,冷冷地哼了一聲,打斷了李貞的話,大殿中的氣溫霎那間宛若陡然低了幾度似的,寒得叫人心顫……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
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
誤會了不是?得,咱還是趕緊說清楚的好。李貞心中有數,並未因李世民不待見而受驚嚇,頓了一下,緊趕著說道:“父皇,兒臣於制書上偶有構思,著下人們試驗了一下,發現可行,兒臣不敢隱瞞,特來稟報父皇。”一邊說著,一邊從大袖中取出一本奏章和一本書籍,高高地舉過頭頂道:“父皇,此是用兒臣所構思之物印製出來的《論語》,頗有些可觀之處,還請父皇過目。”
李世民看了看李貞,良久不發一言,多半會才揮了下手,示意隨侍在身側的小宦官將李貞所呈之物遞了上來,也沒先看李貞的摺子,倒是先翻閱起那本書來,只不過就這麼隨意一看,李世民的臉上立時浮現出了驚疑之色——《論語》全文並不長,也就是四千來字,印製成一尺長,八寸寬的書籍,也就是三十來頁罷了,可那上頭的字卻婉雅秀逸、外柔內剛,深得沉厚安詳之韻,以李世民對書法的愛好,立刻認出了這筆楷書正是禮部尚書虞世南的筆跡,可再一瞧,那字明顯不是用毛筆寫出來的,疑心頓起,放下了書本,看著李貞道:“此書是如何而來?”
嘿嘿,成了!李貞心中暗自得意,可臉上卻滿是恭敬之色地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自進學以來,常聞父皇詔令各地要教化民眾,兒臣深以為然,不過兒臣以為既是教化,總得有書,若是全靠手抄,費時費工,且謬誤難免,兒臣身為皇子,自該為父皇分憂,兒臣想若是能以印刷術代替手抄,不但能省時省工,還能宣示朝廷愛民重士之意,故此每得閒暇,總是思索其事,屢經試驗,終有所得,兒臣已令人建立起一印刷廠,可以大規模承印書籍,此書即是樣本。”李貞頓了一下,偷眼看了看李世民的臉色,接著說道:“兒臣年前因要摹字,特地託人請虞尚書撰寫了文貼,因著虞尚書的字好,前些日子兒臣便著人以此文貼為模子印製成了此書。”李貞暢暢而談,將事情的起因經過都詳說了一番,立時勾起了李世民的好奇心。
“哦?此書印製所需時間幾何?一次能印製多少?”李世民略一沉吟,開口問道。
呵呵,老爺子上鉤了!李貞心中暗爽不已,緊趕著答道:“回父皇話,若是有摹本,就以《論語》而論,若是以一次印刷一千本為計,所需時間不過一個半月,不過就算是印製萬餘冊,所需的時間也不超過三個月,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